当前位置:商业频道首页 > 财讯 > 正文

央企通用技术入主后的东软医疗计划五闯IPO(2)

除东软医疗外,东软集团在大健康板块的布局还包括东软望海和东软熙康。前者主营医疗信息化,后者为云医院板块运营主体。

早从2014年起,东软集团已谋划将这三家子公司拆分出来独立上市。2014年至2017年期间,三者引入外部资本近70亿元,并于2016年、2017年先后出表。

但此后,三者IPO进程都不算顺利。东软望海于2020年签署上市辅导协议,拟在科创板上市,此后再无下文。东软熙康四次向港交所递表,终于在2023年9月登陆港股。

业务最成熟的东软医疗则四战四败,分别在2020年6月向科创板,2021年5月、12月、2022年9月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但均未成功上市。

而在前述三家子公司均完成出表的2017年,国内大型医疗影像设备领域的高光集中在后来者联影医疗身上。

当年9月,联影获A轮融资33.33亿元,投后估值达到333.33亿元,创下当时中国医疗设备行业最大单笔私募融资记录。

此后,联影于2022年8月,即成立约10年之后登陆科创板,募资超百亿元,市值一度达到1500亿。以9月18日收盘价计市值则为768亿元。

这期间,基于“国产替代”和“医疗新基建”的政策利好,以及新冠疫情期间CT、DR(数字化医用X射线成像)等产品需求激增,联影、东软的营收规模都大幅增长,且联影业绩规模已远超东软医疗。

前者营收从2018年的20亿出头攀升至2023年的超百亿元,后者也从2017年的14.5亿元增至2021年的28亿元,2022年H1营收为15亿元。

但值得关注的是,国产玩家的高速增长能持续多久?一方面,在联影、东软、万东们近年的渗透下,中低端产品市场已逐步实现国产替代,甚至开始“卷价格”。高端及超高端产品市场则仍以GPS(GE、飞利浦、西门子)进口品牌为主。

另一方面,尽管2022年以来,贴息贷款、配置证放开、设备更新等利好政策不断,但医院购买设备还是会基于自身定位、实际需求、财力情况考量,实际采购节奏、数量,以至反映到各家公司的业绩变化均有待观察。

热点推送

本周关注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