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商业频道首页 > 财讯 > 正文

IPO承销保荐江湖悄然生变多年榜首易主 前12家券商份额占比超七成(2)

华泰联合证券与国联民生分别以9单并列第五位。此外,国金证券在今年上半年有8单IPO项目获得受理;申万宏源承销保荐与东吴证券各有7单;国信证券、东方证券、国投证券各有6单。

中小投行难分一杯羹

据证券时报记者统计,多达21家投行今年上半年获得受理的项目不超过3单,占比达56%。

具体来看,7家券商上半年受理项目数量均只有2单,包括头部券商银河证券。其余14家中小券商上半年均只有1单项目被受理。

对此,深圳一家小型券商投行人士称,中小券商IPO项目储备往往不充分,“多数项目质量一般,有的之前已撤回申报。另外,中小券商很难抢到优质高科技项目,在大型投行面前没有竞争力”。

今年IPO项目受理数量仅2单的一家中型券商投行高管提到,从当前各交易所的申报情况来看,IPO项目对盈利规模的要求水涨船高。“我们有些项目虽已符合发行上市标准,但因利润规模偏小,申报仍面临一定困难。”

深圳一家大型券商投行人士表示,当前交易所受理的许多项目,实则是投行前期储备一两年的成果。“若前期储备不足,即便当下迎来政策机遇,也会陷入无项目可申报的局面,中小投行与大型投行的差距将进一步拉大。”

不过,此轮中小投行申报的IPO项目仍有亮点。证券时报记者观察到,部分中小投行尽管保荐项目数量较少,但上半年在沪深IPO市场上亦有斩获大型项目。例如,财通证券保荐的惠康科技IPO项目、国融证券保荐的百菲乳业IPO项目、西南证券保荐的长裕集团IPO项目、长江承销保荐参与的上海超硅IPO项目。

探索破局路径

证券时报记者注意到,多数券商在2024年年报中透露今年投行布局方向,将新三板业务、北交所业务视为重点布局板块。在业内人士看来,北交所更具包容性及确定性。

热点推送

本周关注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