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商业频道首页 > 财讯 > 正文

两融余额突破2.45万亿 券商打响客户争夺战!(3)

两融竞争步入新阶段

对于两融业务的发展,多位从业者表达了对行业同质化竞争的担忧。前述券商机构业务部人士坦言,当前两融业务的竞争焦点高度集中在利率高低与风控条件宽松程度上,“大家都在比拼最基础的业务要素,缺乏创新性突破。”

据他透露,现在行业内针对融资余额几千万元的客户,费率都在3%左右。例如,他们年初开了一个私募户,融资余额为四五千万元,年初费率是3.6%,现在下调至3%,“当前两融费率卷得厉害,客户对利息比较敏感,还关注风控条件,或者能否帮忙解决代销等,如果只靠基础服务拿下客户,费率一定要往下调。”

在此背景下,各家券商开始积极探索差异化的业务拓展策略,试图在激烈竞争中找到破局之道。国联民生证券通过精准拓客与分层定价策略打开市场,同时不断拓展业务应用场景,将两融业务深度融入客户服务体系。

国元证券两融业务锚定“交易型+事件型”营销策略,为高净值客户与战略客户提供精准化服务方案;国信证券则表示,公司通过多项举措深化专业赋能,持续丰富两融智能交易服务体系。

此外,前述券商机构业务部人士表示,为了争取两融客户,他们会动用投顾和研究所资源,看能否给予投研支持,还有在交易系统、丰富交易工具等方面下功夫。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两融业务违规案例仍时有发生。此前,东北证券因在两融业务中对投资者交易行为前端核查不到位、风险揭示不充分,收到监管警示;光大证券某营业部则因在开展两融业务过程中,为客户“绕标套现”提供便利等违规行为,被监管部门出具警示函。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当前两融业务已从规模驱动步入“量质并重”的高质量发展阶段。未来,券商不仅需要具备充足的资本金以支撑业务规模,更要在流动性管理、合规操作、风险定价与客户服务等方面形成综合优势。在市场与监管的双重检验下,粗放增长模式难以为继,体系化能力将成为下一阶段竞争的分水岭。

(责任编辑:卢其龙 CN070)

热点推送

本周关注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