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商业频道首页 > 头条推荐 > 正文

OpenAI最终低头:核心控制权仍归非营利机构(2)

在奥特曼的领导下,OpenAI近年来持续推动商业化,最为显著的是2022年底推出的现象级产品ChatGPT。尽管该公司依然受非营利母公司监督,但由于马斯克的阻力,其转型为营利性公司的计划遭遇重大阻碍。今年2月,马斯克阵营曾提出974亿美元的收购要约,但这一提议被迅速拒绝。

OpenAI目前采用混合架构,其中包括2019年设立的利润上限型有限合伙企业,原非营利机构作为控股股东。如果OpenAI成功转型为营利性公司,其非营利机构将被剥离出来,成为一个独立实体。鉴于转型计划终止,投资者将获得可转换为股权的票据。

今年4月,包括OpenAI离职员工、诺贝尔奖得主、法学教授和民间社会组织等在内的团体,联名致函加州和特拉华州总检察长,以安全担忧为由要求叫停OpenAI的重组计划。

联名信指出,若OpenAI转为营利性实体,将“颠覆OpenAI的慈善宗旨”,“剥夺非营利机构的控制权,破坏关键治理保障。”

由OpenAI前政策与伦理顾问佩奇·赫德利(Page Hedley)牵头的“非为私利”(Not For Private Gain)团体在声明中表示,尽管OpenAI在听取意见后做出了很多积极调整,但“关键问题仍未解决”,包括商业目标是否“在法律上继续服从慈善使命”,以及“谁将拥有OpenAI开发的技术?”等核心问题。

泰勒表示,当前的架构中包括非营利董事会和子公司,但非营利董事会依然是唯一的治理机构。他还透露了重组后的结构细节:公益型公司将设立独立董事会,但成员由非营利机构任命,“重组首日将确保两个董事会成员一致”。

泰勒还强调:“从公司治理的角度来看,使命始终优先,因为非营利董事会的受托责任完全服务于这一使命。”他表示,这也是近期对话中收到的“主要反馈之一”。

热点推送

本周关注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