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商业频道首页 > 头条推荐 > 正文

外卖大战饿了么“后发制人”:新战事、新格局

外卖大战饿了么“后发制人”:新战事、新格局

今年外卖大战的白热化,逐步将饿了么推上了“风口”。

之于阿里,外卖大战成为了一条“鲶鱼”,强化阿里业务整合势能,放大协同效应。“外部挑战”成为组织协同效能的“试金石”。

之于饿了么,外卖大战进一步激发内部战斗力,在随后4月底至5月中旬,饿了么以积极姿态迎战,精准而有力地推出一系列市场动作,到5月5日,饿了么来自淘宝闪购的订单量,突破1000万单。而据一些业内人士推测,迎战半月以来,饿了么的日订单量已远超3000万,活跃用户大幅攀升。

赛道热度的上升一定程度降低了获客成本与市场教育成本,有助于放大增量,一些早有布局的事情,现在出击时机已然成熟。

饿了么握有的本地商家及即配网络基础设施,于当下市场具有稀缺性。

增量

从时间线来看,这一轮的外卖大战,急促而“剧烈”。

这一方面来自市场的“基础”已非常成熟,即配商家的标准化供给能力成熟、平台履约能力的成熟、消费者向即时零售大规模迁移的条件也开始成熟,导致市场的拉爆效应能发生在“瞬秒”之间。

另一方面,各家企业敢“百亿级”地往里面砸,也表明这块市场可能有大增量。归根结底,补贴的目的不是为了亏钱,而是基于未来,能在未来把投入收回来。

5月15日,阿里发布2025年财年第四季度财报,2025年第一季度,阿里的本地生活集团(饿了么+高德)收入161.34亿元,同比增长10%。

按业内估算,即时零售未来可能将是十亿+用户市场,相较于当下还有一倍以上的增量。这是“外卖大战”引发激战的原因,同时,外卖大战也进一步加速催熟市场,以至于10亿用户市场目标在当下似乎成为了一个短期目标。

增量的爆发将出现在两端。一端是用户端的增量,由于即时零售实现了更好的购物便利性,能为消费者节省时间,及提升履约的确定性(下单后1小时内送达,消费者确定在家),它能带来新的用户价值。

另一方面则是频次的增量,即时零售能大幅拉升用户的购物频次。在线下,中心化业态——山姆会员店的到店频次一个月就一两次,但它做的线上前置仓业务却能实现一周一次左右的水平。频次的上升将会提升会员粘度、支出金额与数据价值。

属性

具体到品类经营,“即配市场”当下主要分为两块,一块是餐饮外卖,一块是即时零售。

餐饮业务毛利低、频次高,但需要大流量;即时零售业务则主要做本地生活的实物商品小时达配送,以刚需品类为主,毛利相对高,更需要做出极致的履约效率。

餐饮业务没有大流量,做不起来。

看线下餐饮门店的布局,大多都是以餐饮一条街的形式聚集存在,聚集在一条人流量大的商业街上供应多样性的口味选择,进而产生“流量效应”。随后的餐饮业态升级,餐饮企业又“聚集”在有大流量基础的购物中心内。

餐饮需要大流量。将餐饮线上化去做外卖,也需要大流量。

一方面,这是品类属性决定的。另一方面这也是平台属性决定的——一个区域内的订单量如果不够,履约配送成本就降不下来;资本密集型的软件开发成本也难以摊薄。

而做即时零售则需要极致的履约效率。履约成本是第一大决胜因素,而不是流量。

即时零售做的是实物商品,相比餐饮,商家并不需要“集聚”,你见过十家超市、十家菜市场像餐馆一样开在同一条街上吗?或者十家药店?十家便利店?十家家居电器店?

人们并不想要太多的实物商品渠道选择,人们想要的是极致的性价比与极致的便利。

这就需要做出极致的履约效率与供应链效率。

此外,即时零售主要经营的是刚需高频品类,本身流量相对充沛,拉新获客成本虽然高一点,但长期高频购买摊薄后的整段流量成本也很低了。即时零售做小时达业务的真正难点在于,履约能力构建和成本优化比较难。

所以,餐饮外卖与即时零售,虽然都是做线上下单,1小时配送到家,在用户使用习惯上没有太大的差别,餐饮外卖与即时零售在用户端可以高度协同与转化,但经营品类的差异却导致双方决胜的第一大因素却有所不同,做餐饮外卖平台需要大流量,做即时零售则需要极致的履约效率。

饿了么

基于即配市场总盘与品类特性的展现,以及外卖大战背后实质是在争夺即时零售市场的现实,可以发现,饿了么在这个过程中,有可能会越来越重要。

做即时零售第一大决胜因素是履约成本,而当下即时零售市场里,饿了么已经相当于“顺丰、三通一达”那样可以拿来即用的社会化物流。

事实上,整个市场,当下只有三家企业具有,或者说2家半(“半家”也正在快速建立能力),饿了么是其中之一。

那么,这个领域的竞争其实就没有那么激烈,三家竞争不叫激烈竞争,整个市场大盘的快速扩容,可能会让这三家企业都“充分”受益。

饿了么的机会点也在于此,在外卖市场上,它短期没有反超美团,可能最大的原因是因为流量。

在即时零售市场上,流量端,它正在与淘宝深度协同,随着整个市场的成熟,淘宝要快速将其的用户即时零售化。这将带来更多即配订单,需要饿了么的成熟履约能力支撑,饿了么具备成熟的即配履约能力,及高效的调度计算经验。

另一方面,这些即时零售化的淘宝用户,一旦养成了即时消费习惯,也将巩固其餐饮外卖用户属性,淘宝流量的补足,也将为饿了么带来更加巨量而稳定的餐饮外卖订单。当下,整个即配生态已经形成并愈发成熟。

根据相关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餐饮外卖市场规模约1.2万亿元,占餐饮收入的比重只有22.6%,外卖流量、外卖订单可能依然还有增量空间。

在这一前提下,饿了么的即配履约能力在当下具有稀缺性,因此无论是外卖市场的扩容,还是即时零售市场的成熟与快速扩容,履约能力的稀缺性都会让饿了么长期受益。资产可能会更“值钱”,而饿了么的履约效率也将不断进化。

互联网电商的最终目标,在于打破品类与场景边界,打造“万物到家”“及时送达”的综合式平台,这也是即时零售的最终形态。而淘宝与饿了么联手,通过融合电商货盘与即时配送体系,将传统电商的“次日达”为主的配送模式,升级为“分钟级”的快速响应。能够最大化满足用户对“低价+极速”确定性体验的终极需求。

从此轮外卖大战的市场表现来看,饿了么与淘宝也的确各展所长,以远近场优势互补,打响了关键一战。

4月30日,饿了么宣布启动“饿补超百亿”大促,淘宝天猫则同日将旗下即时零售业务——“小时达”升级为“淘宝闪购”。

仅仅6天时间,饿了么就将淘宝闪购的订单量,做到了日单1000万单。5月6日,饿了么奶茶免单上线,上线近一周,就有超1500个品牌订单实现破峰。两周后,这一数值就被成倍刷新。

业内预测,这轮战事下,饿了么目前订单量增速迅猛,保守估计可能早已超越3000万单的里程碑,迈向下一个增长数量级。

(责任编辑:卢其龙 CN070)

热点推送

本周关注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