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商业频道首页 > 财讯 > 正文

近十余年首亏 拓斯达押注机器人业务(2)

“公司智能能源及环境管理系统业务下游客户主要为光伏、锂电、3C行业,部分客户因竞争环境加剧、产能过剩、资金紧张等多种原因,导致项目的验收及结算不及预期,进一步对公司净利润产生不利影响。”拓斯达表示,2024年度,公司智能能源及环境管理系统业务收入同比下降超50%,盈利能力大幅下滑,是造成业务大幅下滑及亏损的主要原因。

2025年第一季度,拓斯达业绩也受到上述因素的影响。当期,拓斯达实现营收3.62亿元,同比下降63.83%;归母净利润0.04亿元,同比下降87.14%;扣非净利润0.01亿元,同比下降94.82%。

拓斯达表示,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智能能源及环境管理系统收入同比下降超90%,收入占比大幅降低;相应业务收入下降导致毛利额下降超7000万元,减值准备同比增加约500万元。

即便如此,拓斯达仍坚持剥离“项目类”业务。拓斯达表示,公司将会进一步收缩智能能源及环境管理系统业务,通过进一步收缩业务、子公司股权调整等方式,逐步剥离相应业务。

“公司对于‘项目类’业务定位主要是‘贡献利润+业务导流’。”拓斯达方面向记者表示,过往在市场上升期,公司加速扩张,寻找各种应用场景,不断开展新业务。近年来新能源持续的周期低谷,迫使相关行业项目接单毛利压缩,部分客户因产能过剩、资金紧张等多种原因可能会直接导致项目的验收及结算不及预期。

拓斯达方面指出,公司“项目类”业务容易形成较大规模,但标准化程度较低,毛利率水平有限。并且,项目越多、规模越大,所需投入的人力、物力、精力也越大,方案实施以及交付周期也会越长。

叠加“产品类”业务稳步发展等因素,拓斯达自2022年以来开始主动收缩“项目类”业务规模。在2022年年报中,拓斯达表示,2022年公司把业务分为“产品类”和“项目类”,主动删减非主营业务、利润低、交付周期长的项目,让业务更聚焦于主业。

热点推送

本周关注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