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商业频道首页 > 头条推荐 > 正文

千基时代的投资迷雾

境内ETF市场正以惊人速度实现跨越式发展。

截至4月20日,全市场ETF最新规模达到4.01万亿元,再创历史新高。

然而,在ETF市场繁荣的背后,投资者也面临着诸多困惑。

以宽基指数为例,沪深300和科创板50同属宽基指数,但其业绩表现却存在巨大差异。这使得投资者在面对这类看似"同质化"的产品时,难以准确辨别其风险特征,在选择时往往感到迷茫。

再看行业和主题指数,以人工智能为例,它既可能被归类为"科技行业",又可贴上"数字化主题"的标签,这种分类的模糊性让投资者难以确定哪种标签更为精准,进而影响对基金投资方向的判断。

此外,随着价值、红利、质量等风格因子指数数量的明显增长,投资者如何根据这些指数的定位,精准匹配自身的配置需求,也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千基时代的投资迷雾

在这样的市场背景下,易方达基金的做法为行业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易方达基金参考国际标准、立足本土实践,系统性梳理了ETF分类体系,将股票指数ETF划分为规模指数(宽基)、风格因子指数、行业指数和主题指数四大类及若干细分类别。

这一分类体系有助于投资者在品类繁多的ETF市场中,更清晰、高效地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合适的ETF产品。

01打破“宽基低风险”迷思

作为资本市场的“温度计”,宽基ETF通过跟踪沪深300、中证A500等指数,实现市场贝塔收益的精准捕获。

这类产品具备两大核心特征:一是投资范围覆盖多元领域,不局限于单一行业或板块,致力于捕捉市场整体收益;二是成分股结构分散,通常包含数十至数百只标的,通过科学权重分配降低单一资产波动影响。

1234...全文 6 下一页

热点推送

本周关注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