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商业频道首页 > 财讯 > 正文

天津自贸区迎来十周年,49项制度创新成果在全国复制推广(2)

金融创新是天津自贸试验区的一大特色。十年来,人民银行天津市分行推动实施了50余项含金量高、影响面广、集聚力强的创新政策和试点项目,惠及天津自贸试验区各类经营主体9万户,新增本外币账户超过18万个,累计办理跨境收支4300亿美元、跨境人民币结算8700亿元,分别占到全市总量的25%和32%,进一步活跃了全市涉外经济、激发了市场活力、便利了跨境交易。

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市分行副行长贾科举例称,复制推广自由贸易(FT)账户,实现了企业跨境资金收付更加顺畅、资金运营管理更加高效,全市企业自由贸易账户业务结算量已突破1.1万亿元。在全国率先落地实施了融资租赁公司外债便利化、经营性租赁收取外币租金、离岸租赁对外债权登记等9个创新项目,累计业务量超过350亿美元,行业集聚效应、辐射带动效应更加凸显。

产业赋能持续增强

世界500强外资企业GE医疗2014年在天津布局磁共振基地,全球销售的每2台磁共振产品就有1台产自这里。去年,GE医疗天津磁共振基地正式挂牌成为GE医疗磁共振东半球总部,未来GE医疗将在天津基地增加投入5亿元。

十年来,天津自贸试验区以系统性、集成性制度创新突破产业瓶颈,培育出一批世界领先的特色集群。比如,实施临床急需进口药品绿色通道试点、进口研发药品白名单制度、境外生物制品跨境分段生产等创新举措,出台全国首个省级基因和细胞产业促进条例,吸引罗氏制药、瑞普生物等200余家重点生物医药企业在区内聚集,产值规模近500亿元。

天津市滨海新区区长、天津自贸试验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单泽峰介绍,天津自贸试验区探索联合租赁、跨境转租赁、保税租赁、离岸租赁等40个租赁模式,飞机、船舶、海工平台跨境租赁业务全国占比超70%;首创保理行业标准、创新政策30余项,成为全国商业保理行业的重要创新策源地、模式输出地和机构聚集地。

此外,天津自贸试验区打造共享经济企业综合服务系统,累计整合司机426.6万名、车辆392.5万辆,2024年完成运单5367万单、货运量5.8亿吨,运费总金额超900亿元,并将服务延伸至运输装备、成品油网络零售、碳资产管理等上下游领域,形成完整的行业生态。

单泽峰表示,下一步,将围绕培育新质生产力和产业链堵点难点问题持续开展创新探索,加快打造更高能级科创生态,促进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努力把自贸试验区打造成为高质量发展的示范者和引领者。

(责任编辑:卢其龙 CN070)

热点推送

本周关注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