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人敢轻易质疑一家引领时代的公司,前提是它自己不出问题。
但OpenAI的问题显然一直在暴露。
2023年11月,一场围绕着OpenAI CEO Sam Altman去留的“宫斗”就成为了当时科技圈最重要的新闻之一。
而类似的事情又在近日发生。据The Information报道,OpenAI联合创始人兼对齐主管John Schulman已经跳槽至OpenAI的竞争对手Anthropic。
而在Schulman引爆舆论的同时,去年和Altman一起陷入宫斗漩涡的OpenAI另一位联合创始人,总裁Greg Brockman也在X爆料,自己正在长期休假,并将持续到年底。
按照网友推测,Brockman的休假可能因为签有保密协议,这意味着休假结束后,Brockman大概率也将从OpenAI离职。在这之前,OpenAI联合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Ilya Sutskever已经在今年5月离职并创办了自己的公司。
所以到目前为止,OpenAI最初的11位创始人仍然稳定的,只剩下Sam Altman和负责OpenAI语言和代码的Wojciech Zaremba。
将这些事情联系起来看,OpenAI显然正在经历一场极为痛苦的撕扯。
而这场动荡最终影响的,可能是人类何时实现AGI,以及如何实现AGI的问题。
堡垒内部的裂缝
从已有信息看,撕扯OpenAI的核心原因,是不顾一切地向着商业化前进,前进,再前进?还是适当放弃商业化,走一条更稳定,可靠,也更安全的道路。
事实上,这种路线之争引发的分歧在OpenAI很早就存在,并且一直都是引出OpenAI内部混乱的导火索。
2020年,时任OpenAI研究副总裁的Dario Amodei,和任职OpenAI安全与政策副总裁的Daniela一起离职,他们带领着OpenAI的核心员工,在OpenAI的隔壁创办了一家名叫Anthropic AI的新公司。
Dario等人“叛出”OpenAI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他们觉得OpenAI在AI安全方面的投入不足,或者对AI安全问题不够重视。因此他们创办的Anthropic,宗旨就是开发更加安全、可控的AI。
如今,Anthropic已经成为OpenAI最重要的竞争对手。Anthropic也因此被称为OpenAI的叛逆者。
同样的故事去年年底再次上演,以OpenAI首席科学家Ilya为代表的“谨慎安全”派向Altman发起兵变,但最终以OpenAI员工对Altman的集体拥戴而失败。
直到今年,刚刚离职的Schulman也同样受困于“AI安全”这件事情。
8月6日,OpenAI联合创始人John Schulman在X上正式宣布离职,他的离职感言文风与3 个月前官宣离职的Ilya Sutskever如出一辙。
比如,他们在行文中都表达“离开OpenAI是一项艰难的决定”。此外,他们也都表达了对“AI安全对齐”研究的执念。
两人离职之后的去向也同样证明了这件事情。
Ilya Sutskever离职后成立了智能安全公司SSI,目的就是为了提升AI安全能力。他在X上写道,与在OpenAI的安全工作不同的是,“我们专注于一件事,这意味着不会受到管理费用或产品周期的干扰”。
刚宣布离职的John Schulman也表示将在Anthropic实现“AI安全对齐”这一目标。
▲Schulman和Ilya的推文截图
但这件事情又有非常多的戏剧性。
比如现在跳槽的Schulman,以及“边缘化”的Brockman,在去年11月的“宫斗”事件中都是Altman坚定的拥护者。其中又以Brockman为最,他与Altman同时被罢免,又同时回归。
从去年的站队上看,他们似乎并不认同Ilya为代表的谨慎安全,认为OpenAI更需要Altman;但从今天的选择上看,他们似乎也不认同Altman激进的商业化策略。
显而易见,在这场漩涡中心,Schulman和Brockman才是最纠结的人。他们一边期望OpenAI能够加速实现商业化,另一边又担心巨大的AI势能将会带来不可预知的后果。
或许,上一次政变之时,Schulman等人还在试图从激进的商业化和谨慎的AI安全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但显然,经历过这半年的发展之后,他们都已经对在OpenAI找到这种平衡不抱希望了。
我们无从知道过去半年围绕着这个矛盾,OpenAI发生了什么。但我们可以知道的是,这条因为安全和商业化之争而在OpenAI内部产生的裂缝,正在被撕扯得越来越巨大。
从外部来看,OpenAI仍然强大。世界上还没有任何一家公司能够真正意义上与它比肩。但雄伟的堤坝常常溃于蚁穴,而坚固的城堡也往往是先从内部开始崩溃。
OpenAI的裂缝已经出现了,那它会蔓延成一场不可阻挡的雪崩吗?
OpenAI的悖论
事实上,OpenAI的挑战并不在于内部的分歧,更来自于其本身商业模式的困境,而这可能也是Altman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加速商业化的原因。
因为如果一直不能实现自我造血,那OpenAI可能也会在不久之后面临崩溃。
今年6月份,Altman曾向员工披露营收数据,按照2024年上半年的营收估算,2024年全年,OpenAI营收可达到35亿美元左右。
35亿美元的营收,对于绝大多数公司来说已经是天文数字,但对于OpenAI来说却远远不够。
美国科技媒体The Information做过一个测算,按照OpenAI的支出,其2024年的费用可能高达85亿美元,即算上35亿美元的收入,其2024年的亏损也将高达50亿美金。
而按照这个消耗速度,如果没有新的资金注入,OpenAI的现金流将会在一年内耗尽。
OpenAI当然可以继续在资本市场寻求支持,但这仍然解决不了OpenAI长期生存的问题,而其商业化也仍然面临挑战。
今年7月份,国外AI调研机构FutureSearch发布了一份针对OpenAI收入构成的调研报告,其预估OpenAI2024年经常性收入将达到34亿美元。这与前段时间Altman公布的数据接近。
而按照FutureSearch的测算,OpenAI的收入主要分为四大部分。
其中面向普通用户的ChatGPTPlus订阅收入约19亿美元,占总收入的55%;面向大型企业客户的ChatGPTEnterprise贡献约7.44亿美元的收入,占比21%;面向中小企业和团队用户的ChatGPTTeam贡献约2.9亿美元收入,占比约8%;最后API接口服务贡献约5.1亿美元收入,占比15%。
▲图源:FutureSearch
可以看到,目前订阅收入仍然是OpenAI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占到其总收入的84%。FutureSearch显示,OpenAI每月的付费用户约为988万,其中770万是ChatGPT Plus用户。
但这部分OpenAI的基本盘,也在因为人们对AI的祛魅而受到挑战。
据外媒报道的数据,今年4月份之后,OpenAI的访问次数开始出现大幅下降,从巅峰时期的每月18亿次的访问数量,下降到6月份的不足3亿。这显然也会为依靠C端用户为主的OpenAI收入带来影响。
▲OpenAI网站访问次数
除此之外,OpenAI的其他商业化探索也在面临挑战。
2023年11月,OpenAI为了丰富应用生态,发布了类似APP Store的GPTs。今年1月份上线之后,GPTs的新鲜感迅速退去,加上GPTs产品本身的不安全性,以及提供的价值有限,其访问量也持续走低。
2月份,GPTs的访问量就已经只占到ChatGPT网页端的1.5%。而同样在今年1月份,由微软推出的类似产品GPT Builder,更是在6月份就已经宣告关停了。
▲图:一位X用户直言,GPTs有一些缺陷,比如会导致幻觉和数据泄露。
商业化不及预期的背后,OpenAI还在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按照FutureSearch的测算,随着公司开发更复杂的模型,预计OpenAI的支出将继续超过收入增长,该公司可能还需要筹集数百亿美元才能满足成本。
OpenAI当然还可以继续在资本市场获得融资,但在天量的资金投入,和仍然遥遥无期盈亏线之间,相信任何人都会踌躇得更久一些。
崩溃,是从信心破灭开始的
事实上不止是OpenAI,几乎所有的大模型创业公司在面临着行业氛围的炽热的同时,头顶上也都笼罩着一朵同样的阴云——如何赚钱。
今年6月份,傅盛在钉钉生态大会上提到一个尖锐的问题:“无论怎么说,我还是想不通大模型公司怎么赚钱。”
这个问题就像是房间里的大象,几乎所有人睁眼都能看到。但同样,绝大多数都有意或者无意地选择了无视它,大家或放眼于实现AGI的美好未来,或沉湎于当前大模型风口的热烈。
但问题仍然存在。
距离傅盛提出这个问题不久,恰好参与一个大模型创业者的小范围交流的我,在现场发现,到场的创业者脸上几乎都挂着毫不遮掩的焦虑。
“MD赚不到钱啊。”
这是一位创业者在被问及原因时直言不讳的答案,但更多的压力还在于,“上一轮融资的钱差不多到明年就花完了,新的融资没有落定,投资人对商业化进度的追踪越来越紧迫。”
外部的消息更有一种风声鹤唳的感觉。
6月初,美国多家明星大模型创业公司被曝深陷资金链断裂的困境而不得不寻求卖身,其中不乏Adept、Character.AI以及Stability AI这种曾推出Stable Diffusion的明星企业。
卖身的关键,仍然是大模型创业公司没有自洽的商业模式,即要么技术没有落地场景赚不到钱,要么和OpenAI一样,赚到的钱远远无法覆盖公司的研发投入。
但这个问题显然是早就存在的,几乎从2023年下半年开始,大模型行业讨论的重心,就已经从研发参数规模更大,性能更强的大模型,转向寻找PMF和产品应用的落地了。
投资人是对行业变化更加敏感的角色,今年年初以来,「产业象限」接触到的多位关注大模型的投资人几乎都表示会把更多精力放在大模型应用上。
但这种趋势也并没有保持多久,6月份开始,就陆陆续续有多位大模型创业者在与「产业象限」的交流中提到,投资人对应用层的创业公司也不感兴趣了。“基本上都是只看不投,开口就问收入,问目标客户,问增长目标。”
而为了迎合资本市场的要求,也为了能让自己活下去,今年下半年以来,越来越多的曾经专注于2C的大模型创业公司,开始转变方向,跨入了2B领域。
而这种转型也给大模型行业带来了另一种盛况,即随便参加一场大模型行业峰会,看到的每十家公司里,差不多就有5家在做AI客服,剩下的5家里,3家做营销内容(文案+图片)生成,两家做销售陪练。
“虽然卷,但B端更容易落地,既要赚钱,也更容易向投资人交代。”一位创业公司负责人带着一种无奈的语气向我们说道。
但这种语气背后其实还有另外一种潜台词,即我们感受到越来越多的创业者,开始对大模型将改变世界这件事,不那么自信了。
事实上也是如此,虽然GPT-4为代表的大模型展现了惊人的能力,但在应用层面,无论是微软的必应、Copilot,还是国内整合大模型能力的钉钉、飞书、WPS和腾讯会议,大模型带来的本质上还是“微改进”,且这种微改进带来的效率提升也十分有限,人们想象中的“颠覆”并没有到来。
这样的背景下,一方面大模型原生场景和应用遥遥无期,另一方面资本的耐心越来越少,当巨额投入的回报遥遥无期,信心也就开始缓慢动摇。
这显然是一种非常危险的信号,因为任何梦想的破灭,都是从信心破灭开始的。
结尾
当然,AGI的梦想不止于此。
更准确地说,如今的悲观只是市场面临困境时的一种普遍情绪,因为真正信仰AGI,真正在引领时代进步的那群人,他们从来没有动摇,并仍然奋战在实现AGI的一线。
比如那些从OpenAI离职的人,John Schulman虽然跳槽到Anthropic,但将仍然关注AI对齐的工作;Ilya Stuskever离职后,成立了新的实验室Superintellgence,致力于构建安全的超级智能。
据统计,在过去5年,OpenAI共有超30位高管离职,他们离开OpenAI之后创办了更多知名的AI公司。这其中既包括OpenAI最主要的竞争对手Anthropic,也包括被称为“硅谷AI四小龙”中的两位Inflection AI和Adept AI。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OpenAI的动荡,也颇有一种“一鲸落,而万物生”的感觉。
今年以来,国内的大模型创业公司也仍在快速发展,起码头部企业如此,比如月之暗面今年已经完成了2轮融资,融资规模超过30亿元人民币。此外还有智谱AI,零一万物也都相继完成数亿美元融资。
而面对这样一个仍然充满信仰和生机的赛道,市场也应该给予更多的时间和信心。
但同样,我们也应该审视这些疯狂的信徒们,实现AGI的路径。
每经AI快讯,有投资者在投资者互动平台提问:董秘好,公司新产品维生素水饮料销售金额多少? 李子园(605337.SH)5月12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尊敬的投资者,你好!目前维生素水系列饮料正处于渠道布局阶段,现按照营销计划正常推进中
2025-05-13维生素,投资者,李子园每经AI快讯,有投资者在投资者互动平台提问:请问公司的氮化镓业务是否涉及有源相控雷达? 三安光电(600703.SH)5月12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提供高性能氮化镓射频功放代工平台,主要面向通信基站市场
2025-05-13氮化镓,三安光电,投资者每经AI快讯,有投资者在投资者互动平台提问:董秘您好:公司在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中提示,南通福立旺工厂6月份客户大订单预计进入量产属实? 福立旺(688678.SH)5月12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南通福立旺目前厂房设备等已经验收完毕
2025-05-13福立旺,投资者,预计每经AI快讯,有投资者在投资者互动平台提问:董秘您好
2025-05-13三安光电,公司,投资者每经AI快讯,有投资者在投资者互动平台提问:董秘你好,请问贵公司在可控核聚变研发中做了哪些工作? 哈空调(600202.SH)5月12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从事的主营业务为各种高、中、低压空冷器的设计、制造和销售
2025-05-13产品,哈空调,制造和销售每经AI快讯,有投资者在投资者互动平台提问:董秘你好近期烯草酮价格大幅上涨请问下公司有无生产此类产品? 安道麦A(000553.SZ)5月12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以在全球研发、生产和销售植保制剂产品为主要业务
2025-05-13安道麦A,除草剂,公司每经AI快讯,有投资者在投资者互动平台提问:你好董秘:能详细介绍一下公司中标贵州风电项目,浙江玉环1号海上风电项目
2025-05-13风电,华电科工,项目每经AI快讯,有投资者在投资者互动平台提问:请问公司T1100型碳纤维何时可以量产? 光威复材(300699.SZ)5月12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您好!目前公司湿法和干喷湿纺两款T1100级碳纤维都具有量产能力
2025-05-13光威复材,碳纤维,公司每经AI快讯,有投资者在投资者互动平台提问:请问公司产品有没有应用到人形机器人和可控核聚变上? 科远智慧(002380.SZ)5月12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的具身智能驱控一体化产品可应用于人形机器人;可控核聚变目前尚未涉足
2025-05-13科远智慧,人形机器人,可控核聚变每经AI快讯,有投资者在投资者互动平台提问:辅酶Q10目前产能多少,产能利用率多少? 金达威(002626.SZ)5月12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辅酶Q10技改扩产项目工程建设已完成,新大发酵罐陆续试车成功,目前满负荷生产
2025-05-13工程建设,金达威,辅酶Q10每经AI快讯,有投资者在投资者互动平台提问:公司蒲酶Q10技改项目竣工没有? 金达威(002626.SZ)5月12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辅酶Q10技改扩产项目已完成工程建设
2025-05-13金达威,投资者,辅酶Q10每经AI快讯,有投资者在投资者互动平台提问:董秘您好,请问贵司车规级GaN器件目前的研发与导入进度? 三安光电(600703.SH)5月12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在车用领域
2025-05-13三安光电,GaN器件,投资者每经AI快讯,有投资者在投资者互动平台提问:你好董秘,我是公司长期股东
2025-05-13浙富控股,碳酸锂,投资者每经AI快讯,有投资者在投资者互动平台提问:请问董秘,公司除了火电,风电等传统业务,有涉及到核电业务吗?在核电项目领域有规划吗? 华电科工(601226.SH)5月12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
2025-05-13华电科工,核电,投资者每经AI快讯,有投资者在投资者互动平台提问:在教育行业中公和学大,已经困境反转一年多了,贵公司何时能跟上脚步?作为老牌教育龙头企业,贵公司有无在人工智能教育方面的布局?是否掉队?有无制定切实可行的规划
2025-05-13教育,学习,干部每经AI快讯,有投资者在投资者互动平台提问:目前维生素A、维生素D3产能多少,产能利用率多少? 金达威(002626.SZ)5月12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维生素A、D3产能折50IU/g规格为4000吨/年、1600吨/年
2025-05-13金达威,维生素A,投资者菲律宾12日举行2025年中期选举,近7000万登记选民将参加投票。 本次选举将选出包括半数参议员、全部众议员以及地方官员在内的逾18000个席位
2025-05-13菲律宾,选举,杜特尔特新华财经北京5月12日电(记者高婷)近日,金科股份司法重整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正式进入执行环节,也意味着在经历三年多的财务困境后,金科股份将成功卸下历史包袱,迈向发展的新阶段
2025-05-13金科股份,金科,重庆美股延续涨势,标普500指数涨超3%,纳指涨超4%,道指涨2.58%
2025-05-13标普500指数,2.58,涨幅【深圳商报讯】(记者陈燕青)宁德时代5月12日发布公告,公司拟全球发售约1.18亿股H股(视乎发售量调整权及超额配股权行使与否而定)
2025-05-13公司,宁德时代,创新北京时间周一深夜,美国总统特朗普召开白宫新闻发布会,介绍并签署了有关降低美国处方药价格的行政令。 截至发稿,随着政策文件亮相,虽然尚有很多细节尚不清楚,美股医药板块集体止跌转涨。礼来、辉瑞、诺和诺德等盘前集体下跌的药企,最新涨幅均超过2%
2025-05-13格陵兰岛,美国,特朗普每经AI快讯,有投资者在投资者互动平台提问:公司及参股公司是否有无人机产品? 华帝股份(002035.SZ)5月12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截至目前,公司暂无无人机等方面的产品
2025-05-13公司,华帝股份,2024“这是中美双方向前迈出的重要一步。”5月12日,在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发布后,国际舆论普遍表示欢迎
2025-05-13关税,美国,商品【深圳商报讯】(记者周良成)端午佳节临近,粽子消费进入旺季。然而,近日一名江苏消费者在社交媒体上发布视频,称在给小孩喂食来伊份粽子时,发现馅料中夹杂着疑似带血的创可贴
2025-05-13来伊份,消费者,产品每经AI快讯,有投资者在投资者互动平台提问:请问四月育肥成本是多少? 天邦食品(002124.SZ)5月12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4月份育肥完全成本为13.2元/公斤,剔除空栏费用影响后,育肥完全成本为12.71元/公斤
2025-05-13天邦食品,成本,投资者每经AI快讯,有投资者在投资者互动平台提问:董秘您好,请问湖南三安的月2000片硅基氮化镓目前处于送样验证阶段么?后续是否会进行扩产? 三安光电(600703.SH)5月12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
2025-05-13硅基氮化镓,湖南,三安光电每经AI快讯,有投资者在投资者互动平台提问:尊敬的董秘,您好!随着国家“双碳”政策持续推进和今年以旧换新政策扩围提速,公司是工业锅炉细分领域行业冠军,主打产品热水工业锅炉作为重点用能设备
2025-05-13力聚热能,以旧换新,工业锅炉每经AI快讯,有投资者在投资者互动平台提问:公司四代制冷剂是否已进入海尔、美的等家电企业的供应链?例如,HCFO-1233zd作为低GWP发泡剂,是否已通过下游客户验证? 永和股份(605020.SH)5月12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
2025-05-13永和股份,公司,投资者每经AI快讯,有投资者在投资者互动平台提问:请问贵公司最近有没有资产重组计划在进行,公司效益前景如何? 星华新材(301077.SZ)5月12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近期没有您提到的资产重组计划;公司将积极把握行业机遇
2025-05-13公司,辽港股份,投资者每经AI快讯,有投资者在投资者互动平台提问:董秘您好,请问三安集成的功放、低噪放、滤波器产品在卫星通信领域除去终端应用是否涉及卫星载荷方向的应用? 三安光电(600703.SH)5月12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
2025-05-13三安光电,通信,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