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商业频道首页 > 头条推荐 > 正文

降准降息将择机而动 一批储备政策在路上(3)

伍超明表示,降准降息的落地时点除了要考虑金融市场稳定因素外,还要考虑一季度经济数据情况。目前来看,一季度经济数据整体较好,未来降准降息可能会在“稳增长”压力明显的关键时期落地。就当前的情况来看,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发力正是时机。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即将上新

此前,有权威专家向记者指出,结构性降息也是降息,同样有助于进一步降低商业银行资金成本,支持银行在保持净息差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促进企业融资和居民信贷成本稳中有降。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提供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资金利率,可以有效发挥工具价格激励的“牛鼻子”作用,加大对金融机构的激励引导力度,同时通过资金量激励、考核激励、导向激励和声誉激励等,能够与产业政策、信贷政策、银行内部配套制度等加强协调配合,形成政策合力,促进信贷结构优化和经济质效提升。

当前,市场对下调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利率也有一定期待。目前以再贷款为主导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规模在7万亿元左右,再贷款利率为1.75%。有市场人士预计,未来为强化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激励效果,降低银行体系负债成本,其利率具有较大调节空间,下一阶段调降幅度可能在25bp左右。

3月以来,央行有关负责人多次在公开场合提出,要探索设立与消费有关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3月6日,央行行长潘功胜在全国两会经济主题记者会上表示,研究创设新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重点支持科技创新领域的投融资、促进消费和稳定外贸。

3月17日,央行信贷市场司负责人车士义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回答记者提问时也表示,研究创设新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加大消费重点领域低成本资金支持。

热点推送

本周关注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