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商业频道首页 > 头条推荐 > 正文

这次调整,打到特朗普政府的“七寸”上(2)

现在问题来了,在来回的“出口—进口—转口”中,这台电脑应该加多少关税?

以上的这段假设,还是关于半导体产业链的“简化、再简化版本”,没有考虑到IP授权、上游设备产地、晶圆制造辅材、后段检测等多个可能导致关税叠加的环节。

即便每个环节都能严格地按照税率征收关税,那么这台电脑到消费者手中价格会上涨多少?

因此,在关于半导体和消费电子的问题上,中美双方都心照不宣地选择让这个庞大且复杂的产业“置身事外”。

对于美国来说,关税征收范围的修订使其不用面临“美版iPhone全球价格最高”的尴尬局面。

而对于中国来说,发布芯片原产地认定规则有两个显而易见的好处。

一方面,目前国内严重缺乏先进制程芯片的产能,而大部分先进制程芯片都由美国企业设计完成,如果向他们征收大额关税,成本最终会转嫁到消费者头上。

另一方面,也保留了联想/小米/OPPO/vivo等OEM厂商的国际竞争力。

还有一个能够产生深远意义的影响是,这次芯片将干扰美国芯片制造回流的进程。

2022年,拜登政府出台了《芯片与科学法案》,拟拨款390亿美元直接补贴那些美国本土的晶圆制造厂商。

这项计划最终的效果如何呢?只能说很有限。

除了英特尔和德州仪器等IDM(即设计、制造、封测垂直包办)企业外,大多数美国芯片产商并未给予响应。

原因也很简单,在单座5nm晶圆厂投资动辄120亿美元起的背景下,让已经习惯Fabless模式运营的美国芯片公司考虑建厂,芯片法案给每家允诺的十几亿到几十亿美元补贴实在不具备说服力。

热点推送

本周关注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