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商业频道首页 > 财讯 > 正文

财说|大砍失败项目 丽珠集团“变身”红利股

财说|大砍失败项目 丽珠集团“变身”红利股

丽珠集团(000513.SZ)削减成本的效果显现。

这家药企去年营业收入118.12亿元,同比下降4.97%;归母净利润达20.61亿元,同比增长5.50%,扣非净利润19.8亿元。丽珠集团还继续保持高分红策略以维持投资者信心,拟每10股派发11元现金红利,分红率约82.5%,对应股息率3.13%,过去三年累计分红超60亿元。

随着国家集采常态化、医保支付改革及同质化竞争加剧,传统化学制剂和大宗原料药领域的利润空间不断受到挤压,丽珠集团经营压力大增。在化学制剂方面,注射用艾普拉唑钠因医保谈判降价和集采中标影响,销售收入同比下滑;中药板块则因抗病毒颗粒在2023年疫情与流感刺激下基数偏高,2024年需求回落导致收入下降。不过高壁垒制剂亮丙瑞林微球、参芪扶正注射液等产品继续稳定增长,超出预期。

2024年丽珠集团投入研发费用10.44亿元(研发费率8.84%),公司指出:对普通仿制和缺乏专利护城河的项目做减法,集中资源于高壁垒品种和创新药领域。在此之前,丽珠集团放弃了PD-1等重点品种,试图向创新药企转型遭遇挫折。

仿制大过创新

目前来看,丽珠集团业绩主要依赖化药与原料药板块贡献。2020年以来,丽珠集团的季度收入一直在27亿元-35亿元之间上下波动,核心业务板块主要依赖化学制剂和原料药及中间体。尤其是化药板块,过去单季度曾维持在20亿元的收入区间,如今下滑到15亿元左右;原料药板块单季度大约维持在7-8亿元左右。虽然内部产品结构调整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净利率,但整体收入端没有明显增长。

高端制剂方面,微球制剂开发进度低于预期,已上市或即将获批的品种有限。丽珠集团原本在微球领域起步早,其中亮丙瑞林微球自2009年上市后,快速打破进口垄断并持续扩张,成为国内销量最高的微球制剂之一。除亮丙瑞林外,公司已上市或在研的微球产品还包括醋酸曲普瑞林微球、阿立哌唑微球(已申报生产),以及3个月剂型的亮丙瑞林微球、丙氨瑞林微球、布瑞哌唑微球、戈舍瑞林植入剂等。

热点推送

本周关注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