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商业频道首页 > 财讯 > 正文

BD交易化解融资困境!业界:创新药活下来了 “活得好”挑战更大(2)

“以康方的PD-1/VEGF双特异性抗体依沃西为例,因为在肺癌三期临床试验中头对头打败了默沙东的K药,不仅带飞了海外授权交易对象Summit公司的股价,更在此后触发了多项后续并购和大的BD交易。”

“并且类似的案例在其他领域也在上演。这在五年前是难以想象的,表明中国已从跟随者逐渐站到了科学前沿的潮头之上。”在近日举行的2025PMC医药投融资交易大会上,启明创投合伙人、医疗健康行业共同负责人陈侃便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事实上,在依沃西单抗之前,率先在头对头试验中击败了金标准的是百济神州的BTK抑制剂泽布替尼。

而后,泽布替尼凭借其疗效优势和全球化战略,只用了短短5年时间就迅速成长为中国创新药的首个“十亿美元分子”。到2024年,泽布替尼全球销售额达到了26亿美元(约188.59亿元人民币),其中美国市场贡献138.9亿元人民币,占比超73%。

曾在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工作多年、一路见证中国创新药从0到1崛起, 回顾中国创新药发展的这十年,清华大学医学院研究员陈晓媛同样感触良多。

在她看来,正是泽布替尼的成功,才让整个行业看到了做best-in-class好药的意义,也促使越来越多的的本土新药敢于与国外重磅药物“头对头”,直接展开正面较量。

“不仅是百济的泽布替尼、康方的依沃西单抗,现在我们可以看到其他很多国产创新药,大家都开始选择最厉害的对手做头对头比较。”陈晓媛表示。

而在另一方面,她认为这也是2021年CDE发布《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抗肿瘤药物临床研发指导原则》后,提高了对照药选择标准的必然结果,更是国产PD-1出海遇挫后的企业的一种主动选择。

“信达PD-1出海被拒让业界意识到,如果想要进入最大的美国市场,那么就必须选择临床实践中被广泛应用的最佳治疗方式/药物做对比,如果不这样做几乎就没有在美获批的可能。”陈晓媛说。

热点推送

本周关注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