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商业频道首页 > 财讯 > 正文

23家A股上市银行息差透视:压力犹存,预计今年降幅收窄,管理层谈管控措施(3)

对于是否能简单用净息差衡量银行盈利能力,杨海平对此持否定态度。“一是净息差只能分析净利息收入的盈利能力,不能分析非息收入的盈利能力;二是从营收转化为利润的能力来看,净息差也看不出商业银行财务管理、精细化管理程度、成本收入比等带来的利润情况;三是以盈利能力的可持续性角度来看,净息差也看不出银行这方面能力,单独看净息差可能会高估风险较高的银行,低估稳健增长的银行。”杨海平表示。

净息差压力犹存

对于净息差收窄,多家银行管理层也在业绩发布会上阐述了看法,部分银行管理层认为今年虽然还会收窄,但压力会减少许多,同时也会通过降低负债付息率、扩大基础客群等多方式,积极管控息差水平。

工商银行副行长姚明德3月28日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整体判断2025年净息差下行仍是行业共性,但是下降的幅度在收窄。关于今年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的走势,基本判断是2025年LPR报价还将继续维持下调的趋势。

招商银行副行长彭家文表示,招行2024年净息差下降幅度在逐渐缩小,其中一季度同比下降了27个BP,二季度同比下降了17个BP,三季度同比下降了14个BP,四季度同比下降了10个BP,“净息差下降的趋势是确立的,但是降幅在收窄,而今年可能接下来还会有降息,这可能会对净息差形成压力”。

兴业银行管理层则表示,通过初步测算该行存款付息率大约有20BP左右的优化空间,净息差降幅力争控制在10BP以内。

也有银行管理层表示,今年负债成本下降难以完全对冲资产收益下降影响。如中信银行(拟任)行长芦苇表示,2025年银行业净息差仍面临较大的下降压力。因为总体而言,当前市场利率仍处于下行环境中,受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下调、存量按揭利率下降等影响,息差有收窄压力。尽管去年存款利率也有较大幅度的下降,但预计2025年负债成本下降难以完全对冲资产收益下降的影响。

热点推送

本周关注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