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商业频道首页 > 财讯 > 正文

华熙生物董事、副总经理、董秘李亦争: 中国资产重估有必然逻辑也将具备中国特色

华熙生物董事、副总经理、董秘李亦争: 中国资产重估有必然逻辑也将具备中国特色

证券时报记者杨霞

近日在证券时报第16届中国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专家研讨会上,华熙生物董事、副总经理、董秘李亦争分享了关于如何吸引中长期资本入市的观点。李亦争表示,中国股市以个人投资者为主,在流通市值口径下,个人投资者持有的A股流通市值占比约为30%,这一结构导致市场具有高波动性特征。

李亦争强调,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很难一蹴而就。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需从资金端、制度端、市场端三个方面入手,是系统性工程,需要循序渐进。

市场规模方面,中国A股有很大的扩容空间,中国GDP规模约为美国的65%,中国A股市值约为美国股市的20%—25%,远低于GDP占比。理论上,A股市值规模仍有很大提升空间。美股的M7(苹果、谷歌、亚马逊、微软、Meta、特斯拉和英伟达)平均市盈率为30倍左右;国内头部科技企业,如腾讯、阿里巴巴等市盈率约在20倍左右,有明显的估值优势。资金端方面,中国有大约130万亿元银行存款,此外还有国企、保险、社保、养老等方面资金,资金来源是不缺的,缺的是稳定的、好的投资渠道。

从制度端来讲,中长期资金入市仍面临诸多挑战,A股的高波动性是中长期资金面临的一大难题。李亦争表示,在与很多基金公司交流时发现,基金经理们对高波动性非常头疼,例如量化交易存在明显的助涨助跌效果,这种影响在中小市值公司层面尤为明显。李亦争认为,从如何平抑波动的制度建设角度出发,有很多工作可以开展,以降低整体市场波动。例如国家“平准基金”能够平抑波动,增强市值的稳定性。

热点推送

本周关注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