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商业频道首页 > 财讯 > 正文

京东集团副总裁、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提振消费的政策还有增量空间(3)

在扩大消费方面,消费品以旧换新目前主要是利用超长期特别国债进行购买补贴,但设备更新除了购买补贴之外,还有对以旧换新贷款提供的贴息,人民银行还为此安排了5000亿元的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支持。当前各类机构在积极发展消费信贷和探索金融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的模式,但同时金融机构面临较高的息差收窄和风险防控压力。为了更好落实“大力提振消费”政策部署,更好地发挥消费金融,特别是消费信贷在提振消费上的作用,需要探索财政补贴与金融服务的协同机制。

在稳定外贸方面,目前外贸的结构性工具较少,可能主要是引导银行加大对受外部影响较大的外贸中小微企业的贷款支持,提供短期流动性,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对于受影响的企业,转向国内市场是一个可行的选择。在一些商品消费领域,中国的市场规模已经显著超过美国,如2024年中国汽车年销售量达到3100万辆,而美国只有约1600万辆。为了帮助外贸企业快速开拓国内市场,京东已经宣布推出2000亿元的出口转内销扶持计划。

提振消费的政策还有增量空间

NBD:会议指出,尽快清理消费领域限制性措施,设立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加大资金支持力度,扩围提质实施“两新”政策,加力实施“两重”建设。对此,您有哪些见解和建议?

沈建光:会议首次将“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纳入政策工具箱,这既是对“超常规逆周期调节”的深化,更是应对外部冲击的主动布局。提振消费的政策,我认为还有增量空间。

一方面,服务消费潜力有待进一步激发。据估算,2023年中美两国服务消费占GDP的比重相差较大。中国服务消费占GDP比重仅为17.9%,远低于美国的45.8%。从消费结构来看,这一差距同样明显,2024年中国服务消费占整体消费的46.1%,而美国服务消费的占比高达68.5%。相较于商品消费,服务消费不易透支未来消费能力,也有利于吸纳更多就业岗位。进一步加力扩围“以旧换新”政策,可以考虑推广至服务业,发挥服务消费潜力。

另一方面,养老保障仍有改善空间。当前中国城乡居民在养老、医疗、保障性住房等方面的内部差距较大,这些公共服务上的差异也阻碍了消费增长(尤其是农村消费)。若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以此带动缩小农村居民与城镇职工、公务人员在医疗、教育、养老、住房等公共服务的差距,农村居民的消费潜力将会进一步释放。

(责任编辑:卢其龙 CN070)

热点推送

本周关注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