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商业频道首页 > 财讯 > 正文

“去产能”进行时 投行保代队伍缩水

“去产能”进行时 投行保代队伍缩水

随着2025年上半年收官,证券从业人员的流动情况逐渐清晰。保荐代表人队伍经历连续5年增长后,今年上半年惊现下滑,减少超300人。

曾作为“金领”的保荐代表人,其数量变动折射行业环境的变迁。深圳一家中小券商的高管向证券时报记者透露,投行业务“去产能”趋势或将延续3年至5年。

投行队伍告别高增长

数据显示,截至6月30日,证券业保代总数降至8470名,较2024年末的8812名减少342人,这是自2020年6月《证券发行上市保荐业务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修订实施以来首次出现保代人数减少。

《办法》调整了保代准入门槛:一方面取消项目协办经验要求;另一方面不再强制参加保代胜任能力考试,转而增设非准入型水平评价测试。此举意味着保荐代表人不再是“稀缺资源”,数量也随之迎来大幅增长。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2020年全年保代人数较前一年激增2525人,最终达6335人。2021年保代人数继续快速增长,达到7405人。两年后,保代数量突破8000人,2024年达到了8812人的峰值。

除了前述门槛降低外,保代人数增长也与注册制实施初期有密切关系,2020年至2022年期间,A股每年有400家~550家企业上市。对此,深圳一家大型投行人士介绍,当时为应对注册制带来的业务机遇,投行大举招兵买马,年轻投行人员也抓紧时间申请保代资质,以获取签字机会。

直至2023年,一级市场政策环境出现了变化。2023年8月证监会提出“阶段性收紧IPO节奏”,随后大量项目撤回申报材料。2024年IPO市场进一步收缩,当年仅有100家企业上市,上市数量创下2014年以来的新低。IPO收紧直接波及投行收入,投行业务出现亏损的券商数量攀升,2024年包括华泰证券投行子公司华泰联合证券、申万宏源证券投行子公司申万宏源承销保荐均出现了2.44亿元、4.8亿元的亏损。

热点推送

本周关注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