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商业频道首页 > 财讯 > 正文

科创院士谈 | 郑海荣:一定要让“脑”控制“机”,而不是“机”控制“脑”

脑机接口(BCI)无疑是当下最热门的前沿科技话题之一。近日,马斯克旗下脑机接口公司Neuralink展示他们最新的研究进展,将各界对这一话题的讨论推向新的高潮。

在此背景下,6月30日上午,在位于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的深圳创新发展研究院“院士报告厅”,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副校长郑海荣,为观众做了一场“脑机接口与生物智能”的演讲。

郑海荣认为,脑机接口是掌握未来人工智能最高形态的重要抓手,也是解决未来重大医疗需求的关键路径。基于其兼具变革性与颠覆性的双重特征,亟需科学界、产业界及国家战略层面的协同关注与投入。

最需要脑机接口的领域

“人类大脑就是一个生物的宇宙,我们外面是一个物理的宇宙。如何把生物的宇宙和物理的宇宙连接起来,这是重要的科学命题。”郑海荣说。

他以科幻电影《阿凡达》中通过意念驾驭飞龙的场景为引,阐释了脑机接口技术“读取”大脑神经信号并“写入”反馈指令以实现控制的核心原理。

郑海荣指出,当前脑机接口研究的核心目标之一,是深入解析大脑的功能特征,尤其是与疾病相关的神经机制。例如,通过植入式装置,有望帮助中风患者或失明人士重建因疾病受损的运动或感觉功能——这正是BCI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关键应用方向。

他进一步强调,脑机接口技术的下一代突破,不仅依赖于新型电极材料和器件的开发,更需在以下关键领域取得进展:包括跨尺度神经生物学的深入理解;复杂神经信息的精准解码与翻译技术;高效、安全的无创神经调控(即“写入”)技术。

在郑海荣看来,医疗、教育和智能驾驶是最需要脑机接口的应用领域。有了这项技术,无人驾驶将真正实现,读书不再需要死记硬背,疾病诊治将更加准确容易。对人类而言,最重要的事将是训练大脑活性。

热点推送

本周关注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