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商业频道首页 > 财讯 > 正文

1.47万家企业 如何重塑“空中疆域”?

低空经济,正在迎来重磅政策加码。

近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在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增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的意见》,点名将低空经济等代表新质生产力的新兴行业纳入其中,进一步打通低空经济企业的“成长”通道,为产业发展树立标杆。

这背后,低空经济正在迎来规模化落地。当“空中疆域”成为新质生产力的“试验场”,各地也都瞄准低空频频发力。今年是低空经济规模化落地元年,城市的低空又发生了哪些变化?

为帮助各地找准“空中坐标”,每日经济新闻·每经智库、城市进化论和火石创造将于近日联合发布《城市低空经济“链接力”指数

这是继2024年全国第一份城市低空经济报告发布,对低空经济产业链图谱和评价体系进行迭代优化后,对全国近300座城市低空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的综合评价,形成了低空经济“链接力”指数50城及企业聚集度、资本活跃度、创新聚集度和环境友好度四大细分指数50城的评价结果。

数据显示,去年末全国低空经济企业数量达1.47万家,年增长量(2427家)相当于前三年之和,并且正在持续爆发。我们从企业聚集的维度出发,试图为主要城市低空经济“画像”,呈现在百舸争流中“空中疆域”的变化趋势。

企业分布京深头雁振翅,10城占全国三成

根据最新产业链图谱,低空经济主要包括低空基础设施、低空生产制造、低空运营服务及低空飞行保障四大环节。本文所指的低空经济企业即主营业务涉及相关产业链环节的企业。

火石创造产业数据中心显示,2020年-2024年,全国低空经济企业数量分别为0.94万家、1.04万家、1.12万家、1.23万家、1.47万家,而今年一季度更是达到1.66万家,猛增1800余家,直观地反映出低空经济迈入规模化发展的新阶段。

热点推送

本周关注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