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消费端生鲜电商与预制菜的爆发,冷链赛道成为资本关注的焦点。
2025年4月25日,红星冷链(湖南)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红星冷链”)向联交所递表,拟登陆主板,募资用于扩建工厂与仓储、升级设备技术、战略收购以及补充流动资金。
时代商业研究院注意到,红星冷链经营范围主要集中于湖南省,2022—2024年(下称“报告期”),其业绩增长较为乏力,营收复合增长率明显低于行业增速,核心业务均价和库容利用率双双下滑,面临一定的区域型企业的增长瓶颈。
而若想突破区域天花板向全国范围拓展,红星冷链需要解决固定资产折旧侵蚀利润、行业供需失衡、技术护城河待加强等多方面的难题。
4月28日、7月15日,就业绩增长可持续性、产能消化能力、研发投入力度等相关问题,时代商业研究院向红星冷链发送邮件并尝试致电询问。但截至发稿,该公司尚未回复相关问题。
湖南区域业绩增长面临瓶颈,近三年营收增长陷入停滞
招股书显示,红星冷链主营业务为冷冻食品交易服务和冷冻仓储服务,其中冷冻仓储服务为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客户主要包括冷冻食品行业的各利益相关者,红星冷链向客户出租门店或提供冷冻仓储服务。
具体来看,红星冷链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交易+仓储”的协同效应,主要在湖南省经营业务(具体占比招股书未披露),地理范围相对有限。报告期内,红星冷链的前五大客户每年产生的收入占比不足10%,且其间并无单一客户的贡献超过总收入的3%,客户以中小批发商为主。
灼识咨询报告显示,按2024年冷冻食品交易服务的交易总值计,中国中部地区前四名参与者合计占市场份额的31.0%,红星冷链在中部地区市占率为8.9%,排名第二;在湖南省市占率为52.7%,排名第一。
按2024年的收入计,中国中部地区前五名参与者合计占市场份额的9.7%,红星冷链于中部地区和湖南省均排名第一,所占市场份额分别为2.6%及13.6%。
招股书显示,目前我国冷链市场呈现“大市场、低集中度”的特征,竞争格局高度区域化,以存在大量的区域型企业为主要特征。
而从报告期内的业绩表现来看,作为一家深耕于湖南的区域冷链巨头,红星冷链似乎已经触及业绩的天花板,面临着区域型企业的增长瓶颈。
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各期,红星冷链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37亿元、2.02亿元、2.34亿元,报告期内复合增长率约为-0.64%;年内利润分别为7911万元、7531万元、8288万元,报告期内复合增长率仅为2.35%。
需要注意的是,红星冷链的业绩增速也明显低于行业增速。
据灼识咨询报告,按吞吐额计,中国冷冻食品交易总值由2020年的1.5万亿元增加至2024年的1.7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3.8%;中国冷冻仓储服务市场规模从2020年的217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25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4.2%。
具体到中部地区来看,冷冻食品交易总值由2020年的4000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50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3.8%;冷冻仓储服务市场规模从2020年的61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7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4.2%。
由此可见,红星冷链报告期内的收入增速不仅落后于全国行业增速,且已落后于中部地区行业增速。
红星冷链也在招股书中表示,尽管冷链物流服务行业具有区域性质,但公司经营的地域限制可能使经营更易受到湖南省当地经济衰退、政策变动或监管转变的影响。此外,倘若公司的增长策略未能达到预期效果,公司的业务发展亦可能受限于湖南省的行业增长潜力。
折旧摊销费用率逐年增长,单价及库容利用率双下滑
想要突破业绩瓶颈,实现从“区域深耕”到“全国突围”,红星冷链仍面临三方面的挑战。
一是折旧摊销费用侵蚀利润,资金难以支撑业务扩展。
冷链物流行业作为重资产行业,需要投入大量设备、土地、楼宇等,普遍存在固定资产占比较高的现象。
而折旧摊销费用更是成为侵蚀红星冷链利润的重要因素。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各期,红星冷链销售成本下的折旧及摊销费用分别为3186.1万元、3208.8万元、4275.0万元,占销售成本的比例分别为27.0%、37.7%、38.8%,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
而扩大业务范围需要大量资金投入,报告期内红星冷链资金并不宽裕,存在明显偿债压力。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各期,红星冷链的流动比率指标明显下滑,分别为2.4倍、0.6倍、0.6倍,红星冷链称主要原因为购买物业、厂房及设备的应付款项增加。
报告期各期,红星冷链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分别为5703.4万元、5615万元、3602.1万元,同期的流动负债总额分别约为0.66亿元、2.23亿元、1.35亿元。
二是市场供需剪刀差拉大,单价及库容利用率下滑。
招股书显示,红星冷链的核心业务冷冻仓储服务分为南、北两大仓库。报告期初至报告期末,红星冷链南部冷冻仓储基地的平均月仓储费从每吨79.4元降至66.9元,北部基地的平均月仓储费从每吨59.5元降至51.5元。
同期,南部仓库库容利用率由98.9%降至90.5%,北部仓库库容利用率由85.0%降至67.8%,总库容利用率从96.7%降至88.1%。
红星冷链在招股书中解释称,南部仓库平均单价下滑是其采取了战略性低价策略吸引新客户所致;北部仓库库容利用率下滑主要是由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战备性地关注冷冻仓储需求量大的重要客户,从而使得客户数量减少。
由上述数据不难发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尽管红星冷链在降价以吸引新客户,但仍难抵消老客户流失的影响。
而据中物联冷链委数据,2024年我国冷库求租量为2291.1万立方米,同比增长16.51%;冷库出租量为3262.2万立方米,同比增长19.14%,供需剪刀差进一步拉大,去存量化形势严峻。
在冷库市场供需剪刀差拉大的情况下,报告期内,红星冷链每吨的月均仓储费出现下降,仓库库容利用率下滑加剧了业绩压力。
三是研发创新能力有待加强,产品与服务能力开发不足。
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各期,红星冷链的研发投入分别为44.9万元、111.7万元、110.9万元,占公司总营收的比例分别为0.2%、0.6%、0.5%,3年累计研发投入总额仅有267.5万元。
截至2024年末,红星冷链只有9名研发人员,占员工总数的比例仅为2.4%。此外,红星冷链仅有3项实用新型专利以及10项软件版权,并无发明专利。
一方面,红星冷链在湖南区域的“交易平台+仓储服务”形成了协同效应,虽使其坐稳湖南区域头把交椅,但业务模式较为单一,从近三年的业绩表现来看增量有限,有待通过探索技术变革带来新的增量。
另一方面,若要向全国范围拓展市场,红星冷链必然要面对顺丰控股(002352.SZ、06936.HK)、京东(02618.HK)等技术储备和规模数倍于自己的全国性巨头。此外,阿里巴巴(09988.HK)旗下的盒马鲜生、美团(03690.HK)旗下的小象超市等新零售势力正在大规模自建冷链,同质化竞争日益加剧,红星冷链的技术转型升级也迫在眉睫。
红星冷链或许也意识到了自身在技术方面存在一定劣势,此次IPO,其募集的部分资金将用于升级现有业务中使用的设备、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及软件,包括投资人工智能技术,以此提升营运效率。
7月16日晚间,同有科技(300302)发布公告,董事、副总经理杨建利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减持252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5250%,减持计划已实施完成。此次减持计划合计套现金额约3900万元
2025-07-17减持,公司,股份7月16日,海南海航航空销售有限公司发布关于“海航PLUS会员权益卡”内部试运行阶段相关事项的公告。 公司称,近期注意到部分网络平台存在售卖“海航PLUS会员权益卡”的情形
2025-07-17海航,公司,权益受到近300亿元资金追捧的首批科创债ETF,将于本周四(7月17日)集体上市交易。10只产品正式登陆沪深交易所,投资者将迎来参与科创债市场的高效投资工具。 此次科创债ETF推进节奏非常高效,从产品上报到上市仅用了一个月
2025-07-17科创债,ETF,指数7月16日晚间,*ST广道发布公告称,公司股票自7月17日起停牌,预计停牌时间不超过5个交易日。 *ST广道股票于2025年6月25日至2025年7月16日期间累计上涨251.49%,偏离北证50指数251.64%,累计出现5次涨停
2025-07-17*ST广道,异常交易,北交所邮储银行7月16日发布公告称,该行拟以自有资金出资人民币100亿元,作为投资主体发起设立中邮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暂定名,公司名称以有关监管机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核准的名称为准)
2025-07-17金融资产投资,邮储银行,公司近日,美国芯片巨头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再次访问中国,这是他今年第三次访华。 7月16日,黄仁勋在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以下简称“链博会”)开幕式上首次以中文发表演讲
2025-07-17黄仁勋,英伟达,芯片华自科技发布公告称,2025年7月16日9:00-12:00,华自科技接受睿郡投资等投资者调研,公司董事会秘书宋辉、证券事务代表卢志娟参与接待,并回答了投资者提出的问题
2025-07-17华自科技,投资者,投资7月16日晚间,金字火腿(002515)发布公告称,募投项目“年产5万吨肉制品数字智能产业基地建设项目”的预定可使用状态时间将被推迟
2025-07-17金字火腿,公司,肉制品据浙江发布消息,近日,浙江省平台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强调持续擦亮平台经济“金名片”,加快推动平台经济高质量发展强省建设。当前,浙江正推进平台经济高质量发展强省建设三年行动,重点任务是打造六个“新标杆”
2025-07-17浙江,平台,企业7月16日,华仁药业(300110)发布公告,持股5%以上股东华仁世纪集团通过集中竞价方式累计减持1182.21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减持计划已实施完成
2025-07-17华仁药业,华仁世纪集团,减持美国总统特朗普当地时间7月16日中午谈及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鲍威尔时再次强调,“鲍威尔很糟糕,没有做好本职工作”
2025-07-17特朗普,关税,美国兄弟姐妹们啊,海外市场太刺激了。7月16日晚间,全球市场经历了惊魂一刻。泰勒的稿子甚至删掉重写! 早些时候,一名白宫官员表示,美国总统特朗普很可能很快就会解雇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并已在周二晚间与国会共和党人会面时讨论了这一可能的举动
2025-07-17特朗普,关税,美国“利元亨取自《易经》,寓意天时地利人和,我们选择这个名字是希望做一家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公司。”利元亨联合创始人、副董事长卢家红说。 近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随同“活力中国调研行”采访团来到广东惠州
2025-07-17固态电池,镀镍,公司财联社7月16日讯 得益于特朗普关税引发的市场波动,高盛集团的股票交易业务连续第二个季度刷新纪录
2025-07-17美元,高盛,营收财联社7月16日讯(记者罗祎辰)物产环能(603071.SH)开始加速扩张热电联产业务,公司拟以自筹资金14.57亿元收购湖州一家热电联产标的。据悉,热电联产为物产环能近年聚焦的领域,公司在嘉兴、金华等地设有多家热电公司
2025-07-17热电联产,物产环能,公司7月14日晚间,普邦股份(SZ002663,股价1.88元,市值32.4亿元)发布公告称,子公司郑州高新区锦邦建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锦邦公司)银行账户资金被冻结,冻结金额共计6.64亿元
2025-07-17普邦股份,公司,服务费知名券商金工首席“奔私募”,创立量化投资机构。 7月16日下午,中信建投前金工首席分析师丁鲁明在其微信公众号发文,宣布告别16年卖方生涯,转型买方,创立上海睿成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睿成私募)
2025-07-17丁鲁明,中信建投,私募7月15日,广汽在英国伦敦举行签约仪式宣布与安利捷签署合资协议,标志着广汽正式进入英国市场,进一步完善其在欧洲的战略布局。安利捷将作为广汽的合作伙伴,在英国销售广汽的新能源乘用车
2025-07-17广汽,欧洲,市场7月15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英伟达方面获悉,公司将恢复H20(一款面向国内市场推出的GPU)在中国的销售,同时还将推出面向中国市场的全新且完全兼容的GPU(图形处理器)
2025-07-17英伟达,科泰电源,合作近年来,市场上不乏“存银行不如买银行股”的讨论。近日多家银行股陆续派发现金红利,股民们喜提股息“红包”。不过,银行股连日来的表现却有些不如人意。Wind数据显示,银行指数出现四连跌
2025-07-17银行,杭州银行,中国人寿7 月 15 日 ,中泰证券(SH600918,股价6.67元,市值464.81亿元)发布了《关于中泰证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申请文件的审核问询函的回复》公告(以下简称回复公告)
2025-07-17中泰证券,公司,行业金融机构推出个人经营贷,主要目的是?支持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经营发展,但在实际操作中,为成功获得贷款,部分地方中介在审核资质上作假,并将获取的资金挪作他用,让经营贷偏离了设立的初衷
2025-07-17银行,科技,指数华自科技(300490.SZ)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公司锂电业务今年增速明显,自去年12月以来,锂电新增订单近十亿元,主要客户包括宁德、赣锋、欣旺达、鹏辉等头部锂电厂商
2025-07-17锂电,固态电池,华自科技作为全球规模最大的赤藓糖醇生产商,三元生物(SZ301206,股价29.40元,市值59.48亿元)正面临欧美反倾销的冲击
2025-07-17三元生物,赤藓糖醇,反倾销7月16日下午三点,30多度的北京暑气逼人,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忙着在北京“赶场”——上午,他一身唐装亮相链博会,用中文向观众问好;下午,他又穿回皮衣,顶着太阳满头汗地在前门受访
2025-07-17英伟达,科泰电源,合作“中国互联网史上规模最大的补贴战”在外卖领域打得正酣。京东和阿里先后累计宣布为此将投入800亿人民币,美团被迫参战,并将日订单量拉到了历史最高。 今天(7月16日),美团核心本地商业CEO王莆中首次公开回应了近期外卖市场的激烈竞争
2025-07-17美团,骑手,顾客新华财经布宜诺斯艾利斯7月16日电(记者孟鼎博)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市政府日前将地铁B线整列列车更新项目正式授标予中国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2025-07-17列车,布宜诺斯艾利斯,项目7月16日,30多摄氏度的天气里,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忙着在北京“赶场”:上午一身唐装亮相链博会,用中文向观众问好;下午又穿回皮衣,顶着太阳满头汗地在前门接受采访。一天的工作结束后,黄仁勋还透露,会直接从北京飞回家,因为“很想念小狗们”
2025-07-17黄仁勋,英伟达,芯片中证智能财讯步科股份(688160)7月16日晚间公告,公司2023年度A股定增已顺利完成
2025-07-17步科股份,公司,募集资金“中国互联网规模最大的补贴战”正在外卖领域打得正酣。阿里、美团与京东先后进入“战场”,短短10天的时间,三大平台将即时零售的单日订单量从1亿规模冲到超过2亿单。 7月16日,美团核心本地商业CEO王莆中首次公开回应近期外卖市场的激烈竞争
2025-07-17美团,骑手,顾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