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商业频道首页 > 财讯 > 正文

中国人寿拟清仓杭州银行 银行股长期投资价值仍被看好(2)

燕梳资管创始人之一鲁晓岳对记者分析道,新会计准则影响下的资产重新划转或是中国人寿减持杭州银行股份的重要原因。中国人寿自2024年采用新会计准则披露财务报表,而偿付能力报告中的投资收益率仍然使用旧会计准则,保险公司在新旧准则切换期间的内部考核仍在由旧会计准则向新会计准则并轨的过程中,并在持续探索新会计准则下更合理的考核政策。中国人寿此次减持杭州银行股份是对此前投资策略的延续,减持杭州银行等部分以交易性金融资产计量的股票有利于维持公司利润稳定。

除中国人寿减持杭州银行股份之外,近期,齐鲁银行、长沙银行等上市银行也发布公告称部分股东拟减持。鲁晓岳表示,上述银行股的股东均为财务投资者,由于这些股东并非以长期控制或重大影响为目的,银行股持续上涨后估值分歧加大,部分股东选择逢高减持,符合其财务投资属性。

在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看来,大股东减持对银行估值的影响通常取决于多个因素,近期齐鲁银行、长沙银行等大股东减持主要是出于自身资金需求或战略调整,并不是因为对银行基本面的悲观预期。因此,尽管部分银行的大股东减持,但其估值指标并未出现大幅波动。

配置模式转向“长钱长投”

从今年险资对银行股的态度来看,增持依然是主旋律。尤其是从公开举牌信息来看,今年截至目前,险资的20次举牌中,有10次举牌标的为上市银行,表明险资对银行股未来投资价值的认可。

鲁晓岳表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险资持有银行股市值合计约2658亿元,居各行业首位,险企持续增持优质银行股。站在当前时点看,银行股对险资的长期投资价值仍被主流机构视为“压舱石”,尤其是在10年期国债收益率持续下行背景下,银行股股息率仍维持较高水平,高股息、低波动特征契合险资负债端成本,只不过随着行业股板块估值提升,险资对银行股的配置模式从“交易”转向“长钱长投”,优质标的仍是其获取稳健分红与资本利得的核心方向。

热点推送

本周关注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