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商业频道首页 > 财讯 > 正文

eSIM卡商用加速 上市公司积极“卡位”(2)

就在国内eSIM手机端商用试验开启的同时,10月下旬,紫光同芯宣布,公司的eSIM芯片TMC-E9系列成功通过GSMA eUICC Security Assurance(eSA)认证,将加速eSIM在全球智能终端及物联网市场的规模化应用。当前,TMC-E9系列产品已在手机、可穿戴设备、汽车电子、物联网终端等领域规模化应用,并成功导入多家国内外头部设备商的供应链体系。

在业内看来,被视为“数字基础设施重构关键使能技术”的eSIM商用提速,不仅是去掉一张实体卡,更是推动终端创新、运营商服务转型以及赋能万物互联生态的关键一步。

“eSIM突破了传统卡槽的物理限制,优化了终端设计,为工业级智能终端等5G-A设备,预留了更多空间搭载高算力芯片或大容量电池。而它的远程配置能力,突破了传统卡片无法更换号码的限制,可实现高效的远程管理方式,彻底颠覆传统的运营模式。”中国联通相关负责人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传统物联网设备采用的贴片卡,存在号码固定、故障需返厂换卡的问题。而中国联通eSIM远程管理平台,可实现号码实时切换,无需设备返厂。比如,在电力行业,偏远地区电表设备通过eSIM远程调整网络接入,可降低运维成本,提高通信稳定性;在无人机领域,作业设备可根据飞行区域切换运营商网络,保障连接稳定性,减少因网络问题导致的作业中断损失。”

紫光同芯常务副总裁邹重人表示,eSIM的多网智能切换与实时在线能力,将为AI应用的连续响应与智能服务提供坚实保障,成为推动智能化进程不可或缺的基石。

产业链加速布局

三大运营商获批eSIM手机商用试验,引发业界关注。

事实上,早在2021年11月工信部印发的《“十四五”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中,就明确将eSIM技术列为重点推动的新兴技术之一。业界认为,规划的提出为eSIM产业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明确了发展方向,吸引了产业链各环节企业积极参与。目前,包括芯片设计制造、平台运营、网络服务、终端集成与场景应用等在内的完整生态闭环正在形成。

热点推送

本周关注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