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商业频道首页 > 头条推荐 > 正文

低空经济"起飞"!进博会揽百亿订单,"空中公交"有望三年覆盖长三角

11月5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下称“进博会”)正式开幕,2.1号汽车及智慧出行展馆内开辟的“未来低空出行”专区成为高人气打卡地。

全球首架全尺寸倾转涵道翼eVTOL、可容纳5人的智能“空中出租车”、实景还原的低空起降点,以及15分钟直达苏州的亲民票价,让曾经的科幻场景加速照进现实。

在国家“十五五”规划将低空经济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东风下,本届进博会成为中外企业展示技术实力、对接市场需求的核心平台,见证着中国低空出行产业从技术研发向商业化运营的关键跨越。

低空经济迈入规模化发展期

当前,中国正构建“中央统筹+地方突破”的低空经济发展格局,政策红利持续加码。

国家层面,民航法修订草案首次纳入低空经济空域需求条款,国家发改委低空经济发展司建立跨部委协调机制,6个国家级全空间无人体系试点取得实质突破。地方层面,广东、四川、贵州等12省份相继出台专项支持政策,其中广东省明确支持广州、深圳、珠海率先开通低空客运航线,上海市则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持续发力,为低空出行落地铺路。

以长三角地区为例,该区域已成为低空航线最为密集的区域之一。2025年10月27日,苏州吴江至上海浦东国际机场的低空联程接驳航线成功首飞,这条航线将乘客从吴江到浦东国际机场候机楼的时间缩短至仅需30分钟空中飞行加10分钟地面车程,大大提高了通勤效率。

政策利好直接传导至进博会现场。

低空经济"起飞"!进博会揽百亿订单,"空中公交"有望三年覆盖长三角

吴迪/摄

2.1号展馆内,从飞行器研发企业到租赁服务商,从基础设施建设方到空域管理技术提供商,完整的低空经济产业链条全面亮相。“进博会的平台效应让我们快速对接了长三角的应用场景和资本资源。”一参展企业工作人员表示,当前国内低空经济正从技术验证向商业化运营过渡,政策明确、市场广阔、资本活跃的发展环境,吸引了全球资源加速集聚。

技术迭代突破

在2.1号馆核心展区,御风未来与天翎科航空两大企业的展品形成差异化竞争,展现了eVTOL技术的多元发展路径。

连续三年参展的御风未来,此次带来全新升级的2吨级M1载人飞行器,其实景搭建的“低空出行起降点”完整还原了从扫码购票、安检候机到登机起飞的全流程,成为观众体验的焦点。

这款纯电驱动的“空中出租车”翼展达15米,起飞重量2.5吨,可容纳5名乘客及5个20寸行李箱,单次充电续航250公里,巡航速度达200公里/小时。通过优化机身高度及曲率,舱体空间利用率提升27%,搭配7cm超薄动态减震座椅,即便身高185cm的乘客也能自由伸展。

值得关注的是,该机型搭载智能感知系统,可实现全自主飞行及障碍规避,安全性达到航空级标准。“我们的设计理念是‘安全为本、以人为中心’,通过航空级冗余架构与车规级智能技术融合,让低空出行既可靠又舒适。”御风未来副总裁岳婷婷介绍。

低空经济"起飞"!进博会揽百亿订单,"空中公交"有望三年覆盖长三角

满新/摄

展台内的自动购票机上,上海市内及跨城航线一目了然,国家会展中心至临港滴水湖20分钟129元,至浦东国际机场15分钟109元,至张江科学之门10分钟69元。“这些定价基于规模化运营后的成本测算,未来将与出租车票价基本持平。”现场工作人员表示,模拟系统显示航线班次密集,5分钟即可等待一班,真正实现“随到随走”。

谈及与前两次参加进博会的不同感受,岳婷婷直言,“第一次来进博会,全汽车展馆就御风未来一架真机,去年有四家整机厂来到现场,但真机也仅两架,今年明显更加‘热闹’。”

另一侧,天翎科航空与英国EFI Aviation联合展出的全球首架全尺寸倾转涵道翼eVTOL——INFLYNC L600,以混动增程技术填补了长距离低空出行的空白。

低空经济"起飞"!进博会揽百亿订单,"空中公交"有望三年覆盖长三角

水芙蓉/摄

热点推送

本周关注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