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商业频道首页 > 头条推荐 > 正文

3400点久攻不下,A股何时克服“恐高症”?

3400点久攻不下,A股何时克服“恐高症”?

A股市场再次来到3400点附近,但这一次市场还没有触碰到3400点,指数却拐头向下。自2007年上证指数第一次突破3000点之后,A股市场长期围绕着3000点至3500点展开宽幅震荡的走势。18年时间,A股始终未能够完全摆脱3000点至3500点的束缚。

18年前,A股第一次突破3000点,当时相应的市场估值高企,A股成为了当时全球估值最贵的市场之一。18年后,A股仍然处于3000点至3500点之间,但经过了18年时间的快速发展,股市估值已经大幅下降。截至今年2月18日,沪市平均市盈率为14.13倍,沪市主板的平均市盈率仅有13.09倍,沪深300的滚动市盈率(TTM)更是低至12倍。

以当前A股市场的估值水平分析,A股整体估值远低于美股市场,沪深300估值不到道琼斯、标普500的一半水平。从估值的角度考虑,除了港股市场之外,A股市场属于全球估值最便宜的市场之一。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股市估值比美股市场的估值低了一半,显然是不合理的。

面对A股市场的低估值,外资机构也纷纷看涨A股市场。其中,包括高盛、德银等,今年以来市场不缺看涨的声音,外资机构更是接连调高A股市场的股票评级。即使如此,A股市场还是未能够摆脱3000点至3500点的束缚。

2024年,A股市场经历了两次探底的走势,在政策刺激的影响下,上证指数一度涨至3674点,股市单日成交额创出了3.45万亿的历史天量。遗憾的是,即使当时股市日均成交额已经大幅攀升,但最终还是站不稳3600点,股市最后还是回到了我们熟悉的3000点至3500点区间。

3674点成为了A股市场的顶部位置,市场甚至站不稳3400点,为何股市估值如此便宜,市场资金面大幅改善,仍然未能够刺激A股向上突破呢?归根到底,与下面几个原因有关。

第一个原因,从2007年以来,A股市场在3000点至3500点之间积累了庞大的套牢筹码。去年10月8日,A股创出了3.45万亿的历史天量,股市未能站稳3600点之上,上方的买盘却变成了新的密集套牢区域。换言之,如果股市要想再次向上突破,必须释放出更大的量能,才有机会消化掉上方庞大的套牢筹码。

第二个原因,不少机构资金,特别是量化基金已经习惯了股市长期徘徊在3000点至3500点的区域,他们利用股市反复波动的规律频繁套利,已经形成了常态化的盈利模式,谁也不愿意打破这一种盈利策略。一旦股市向上突破,摆脱了3000点至3500点的长期束缚,那么不少机构资金,特别是量化基金的盈利模式将会被改变,高频套利策略会失效。

第三个原因,经过18年的发展,A股市场容量大幅攀升,股票数量迅速增加。18年前的3300点,股市总市值才20多万亿,现在的3300点股市总市值却达到80万亿,意味着市场指数没有变化,股票市值却增加了数倍。

上述三个原因直接导致了A股市场长期徘徊在3000点至3500点的区域,但这一个区域并非无法打破。一旦市场有效突破了这个强压区,那么市场指数将会完全打开上行的空间,但这也意味着过去量化基金的高频套利策略将会完全失效。

完全摆脱3000点至3500点区域的束缚,最好的办法是通过巨量资金或者提升股市资金利用率来推动股市的向上突破。

考虑到股市上方密集的筹码峰区,依靠外资内资的推动,未必可以有效打破股市长期震荡的困局。在市场面临向上突破之际,可以考虑实施有条件限制的“T+0”交易制度,大幅改善市场资金利用率状况,借助市场情绪来推动股市向上突破。

有条件限制的“T+0”,并非完全放宽“T+0”交易,而是一种既抑制市场过度投机,也可以提升市场投资活力的方法。具体来说,针对这一项“T+0”改革,一天内只能使用一次,一周使用次数不超过三次。通过有条件限制的“T+0”交易改革,可以满足投资者的日内纠错需求,而且可以有效抑制股市过度投机、高频套利的行为。

在股市估值便宜、货币财政政策发力以及经济基本面持续回暖的背景下,A股市场已具备了向上突破的条件。市场资金不足,可以通过改革交易制度来达到盘活市场资金的效果。在市场处于突破临界点,政策发力有望成为股市向上突破的催化剂,A股完全摆脱3000点至3500点区域的时机已经成熟。

(责任编辑:卢其龙 CN070)

热点推送

本周关注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