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商业频道首页 > 头条推荐 > 正文

新一轮全球化,渣打如何“链”接中国企业与海外市场?(3)

具体而言,在初期建设阶段,提供跨境保函、信用证等贸易融资工具;在运营阶段,借助API、区块链等数字技术提升供应链透明度与协同效率;在本地化拓展方面,提供合规的多币种融资解决方案,助力企业在新兴市场稳健发展。同时,渣打还支持企业完善应收账款管理、贸易合规与ESG评估,增强供应链的长期稳定性与可持续性。

这意味着,渣打在供应链金融领域的服务能力已从传统贸易融资延伸至支持企业跨境运营的“全流程”与“全生命周期”,助力企业全球布局的每一步。

过去这一年,人民币国际化取得了多项积极进展:“债券通”和“互换通”等机制不断完善,进一步便利了境外投资者参与中国债券市场;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业务试点持续优化,提升了企业跨境资金管理效率;熊猫债发行热度攀升,成为境外主体在华融资的重要渠道;跨境人民币业务量稳步增长,为支持中国企业“走出去”和吸引外资“引进来”提供了有力支撑。

中国银行最新发布的2025年《人民币国际化白皮书》显示,过去一年绝大多数境内外经营主体表示将提升跨境人民币使用水平,境外工商企业使用人民币的意向提升更为明显。据渣打银行发布的人民币环球指数(RGI)报告披露,今年前4个月,该指数持续攀升,达到5167,创8个月以来新高。

鲁静表示,人民币国际化正在成为推动全球供应链稳定发展的关键一环,出海的中资企业亦成为人民币国际化的“第一大使”,普遍倾向于使用人民币进行结算、融资、投资以对冲汇率波动对财务报表的冲击。当然,实际操作过程中,交易对手是否接受人民币,以及海外市场是否具备人民币流动性,都是影响出海企业使用人民币意愿的重要因素。

热点推送

本周关注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