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商业频道首页 > 文娱 > 正文

票房「扛把子」们,要票房还是要口碑?

票房「扛把子」们,要票房还是要口碑?

互动话题:

你期待陈思诚在《解密》中新的尝试吗?

作者|小一

中国影史首位票房突破200亿的女演员,中国影史首位票房突破350亿的男演员。

随着电影《抓娃娃》票房的不断攀升,马丽沈腾,在这个夏天成为中国电影市场最具票房号召力的一对搭档。

而暑期档的热度不止于此。稍早的《默杀》成为第一部破10亿的影片,片尾名单中的「特别鸣谢 陈思诚」一栏颇为引人注目,而后者导演的《解密》也即将于近日上映,从限时点映的口碑来看,有成为下一个爆款之势。

中国电影票房排行榜总是不断洗牌,每一年,都有新的电影「高调」挤入前列。来来往往里,你总能见到一些熟悉的名字:沈腾、马丽、陈思诚、贾玲……

他们为何能一次又一次、轻松拿捏观众的钱包?而在这亮眼成绩背后,电影却常常陷入两极分化的评价,又该如何解读?

在今天的数字化时代,IP不仅仅是知识产权的代名词,「更是内容商业模式的核心驱动力」。

近年来,贾玲、沈马组合、陈思诚等人创作出了多部创中国影史票房纪录的作品:贾玲,《你好,李焕英》排名第3,《热辣滚烫》排名14。陈思诚,《唐人街探案3》排名第7,《消失的她》排名13,《唐人街探案2》排名16。沈腾,《飞驰人生2》排名15,《独行月球》排名20。他们显示出在类型电影创作上持久的生命力和对观众强烈的号召力,逐渐形成了个人IP。

究竟什么是个人IP?他们与一般的演员和明星有什么不同?

首先,拥有超高流量,但不是流量。

不同于基于粉丝「打投」、资本入场而捧红的流量演员,这些票房「扛把子」们往往经过了多年演艺生涯的积累。沈腾2003年加入开心麻花,后搭档马丽经过十余年剧场舞台和春晚舞台的历练;贾玲2001年考入中央戏剧学院相声表演专业,自此开启了相声、小品、综艺表演的职业生涯;陈思诚于2001年起拍摄了《法官妈妈》《士兵突击》等多部影视作品。

而这种积累也往往有利于他们后期转型,成为影片的编剧、导演等,不只是停留在表演层面,而是深入更核心的创作环节。

例如陈思诚在多年的表演生涯中积累了对故事的敏锐感知。2010年,他从台前转向幕后,筹拍电视剧《北京爱情故事》——一部从《东京爱情故事》借鉴了名字、从他四年前参演的电视剧《爱是一颗幸福的子弹》借鉴了剧情的爱情题材电视剧。凤凰男、拜金女、富二代,在当年北漂盛行的背景下,陈思诚踩中了时下社会的一系列痛点,该片取得现象级成功。

而贾玲的导演处女作、影史票房排名第三位的《你好,李焕英》是由她2016年参与《喜剧总动员》第一季时创作的同名小品改编而来,那个时候,她受到韩国小品的启发,大胆地打破剧场表演的时空限制,将过去与现在的两条时间线串联,让小品拥有了电影的「基因」。

票房「扛把子」们,要票房还是要口碑?

虽然走向导演的道路不同,但这些票房「扛把子」之间的共同点是,他们都单纯跳脱出了一个演员的思维和框架,借由在各自领域里的积累,走向更大的创作空间。

而在那方更大的创作空间内,他们还将个人IP的能量辐射到更多人身上,并形成了特定的电影类型。

沈腾是在开心麻花刚成立时加入的,加入后,他又演、又编、又导,成为了早期的创始人之一,并且在一次舞台剧演出中发掘了马丽。日后,这对搭档从剧场走向春晚和大荧幕,也带领「麻花式」喜剧为全国人民所知。

陈思诚除了在剧内打造「唐探宇宙」,在剧外,他也打造着属于自己的「演艺宇宙」,他一方面与刘昊然、王宝强、肖央等老搭档进行「一期一会」的深度合作,一方面借由《唐人街探案》网剧的机会,挖掘了柯汶利、戴墨等年轻导演,在悬疑片赛道摸索出一条新路。

但是,与贾玲、沈马组合、陈思诚等人强大的票房号召力相对应的,是电影两级分化的口碑。

陈思诚的第一部《唐人街探案》电影在2015年的最后一天上映,当时,「异国他乡+中式探案」的新鲜设定令人倍感惊喜,电影也因此成为2015年末的票房黑马。观众的评价中,大多是对新晋导演陈思诚的赞许与肯定。但当时间流转到2024年,暑期热映电影《默杀》的观众评价却充斥着对「特别鸣谢 陈思诚」的不满与嘲讽,诟病他在同类型的悬疑电影中过度炒作社会话题、肆意调动观众感官和情绪。

无独有偶,贾玲导演的春节档电影自第一部《你好,李焕英》起就出现了技法欠缺、以个人情感「霸屏」的批评声音,今年年初的《热辣滚烫》更是因为「减肥」营销受到了更加猛烈的争议。开心麻花的喜剧电影也面临着观众对 「含腾量」欺骗营销的口诛笔伐、严肃导演对电影艺术性的强烈质疑。

票房与口碑如此割裂,为什么?1号认为,这实际上是电影行业里日益显著的「脱钩现象」。

一是内容与营销的「脱钩」。在社交媒体高度发展的今天,网络营销成为影响观众买票的重要因素,而网络营销,是创作者最容易「扬长避短」的场合。陈思诚的电影善于将一个个社会话题「植入」电影叙事,并借由网络营销将其放大,最终,话题经过发酵,转化成居高不下的票房。而实际上,《默杀》《消失的她》等电影被指为「堆砌」社会话题,其现实主义的探讨如同「隔靴搔痒」。当观众因为营销而走进影院,却得不到他们所期待的内容时,电影口碑就会跌入谷底。他们利用了流量,也最终被流量反噬。

票房「扛把子」们,要票房还是要口碑?

二是电影的商业性和艺术性之间的「脱钩」。文艺片往往口碑极高,但其往往欣赏门槛较高、不易理解,弹幕中随处可见「看了好像没看」的评价,且不论是剧作还是镜头语言都更为平实,难以给予观众过多的感官刺激。在观众越来越寻求「情绪价值」的今天,能够密集输出笑点、泪点、爽点的个人IP及其商业类型电影无疑对观众更具吸引力。

热点推送

本周关注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