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商业频道首页 > 财讯 > 正文

超1亿元在云南捐建5座茶叶初制工厂 钟睒睒详解“新动作”(3)

在当地建设高规格的茶厂,是否会对原有的茶厂形成冲击?钟睒睒也考虑到这个问题,他讲了一个例子,“去年农夫山泉收了6个亿的茶,就在收茶以后,当地就新建了20多座工厂,但去看了这些新建的工厂以后,发现很多都是不够标准的,我们没法明确告诉他们什么是标准。因此就动了这样的念头:我们要建立一个示范工厂,因为我们不建一个示范工厂,我们就不能告诉人家什么叫标准。当时我对选址提出两个要求: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不发达地区。”

农夫山泉捐建的这一整套烘青毛茶生产设备,包含了摊青、杀青、摊凉、揉捻、干燥、匀堆等多个加工环节,每个步骤之间不需再用人工搬运原料,真正实现了鲜叶全流程“0落地”,大大提高茶叶质量安全,同时数字化控制温度、时间、压力等关键工艺参数,减少人为参与,提高了毛茶品质的稳定性,生产效率大幅提升。

钟睒睒表示,在云南捐建工厂,农夫山泉要做的不仅仅是“授人以鱼”,更重要的,是要在当地留下先进的标准化生产理念和做法,“授人以渔。”

除了捐赠硬件设施和设备外,农夫山泉还提前安排专家到现场调试设备、并对运营主体从生产团队搭建、生产技术要点、生产流程梳理和风险管控等进行全方位的技术和生产培训,让产线真正发挥潜力、让毛茶初制厂具备工业茶的运营思路和生产能力。

对于合作的自采茶园,农夫山泉的管理模式细致到户。据农夫山泉云南茶叶基地品质管理员李泽斌介绍,农夫山泉与合作茶厂约定了前端种植的118项茶叶有机标准,这些管理标准超越国标。

钟睒睒介绍,前年他看到一位荷兰作家曾写过一部《茶:一片树叶的传说与历史》,“你看他的标题就讲得很清楚了,它是传奇和历史。所以我们做一个产品,首先是产品的文化,其二才是科学,其三质量要跟上。所以我认为这些工作都必须要有人去做,虽然我是老了一点,也晚了一点,但我还是愿意去做,做不做得成不知道。”

热点推送

本周关注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