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商业频道首页 > 财讯 > 正文

佳兆业还能复制2014年的“奇迹”吗?(3)

中国城市发展研究院农文旅产业振兴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袁帅认为,在房企的债务重组过程中,平衡各方债权人利益一直是一个博弈点。即便获得了债权人的支持并完成了重组,也不能视为真正“上岸”。

袁帅指出:“债务重组是企业解决流动性风险的重要手段,但企业真正‘上岸’的关键因素在于,随着市场的企稳回升,对应房地产企业的销售和回款均得到明显改善。”

财经评论员张雪峰则表示,许多出险房企拥有大量资产,但由于市场回调,尤其是在市场不景气时,对应资产的公允评估和有效变现,成为许多面临流动性危机的房企的巨大挑战。房地产市场回暖,将有助于提升企业资产的价值和销售额。

事实上,这已经是佳兆业的第二次“复活”了。

公开资料显示,佳兆业在2014年的债务危机中,通过债务重组+资产处置成功“复活”,并被业界称为“不死鸟”。

不过,佳兆业目前的债务比2014年时要略高。2014年佳兆业的重组规模为650亿元,而此次境外债规模达到122.7亿美元(约892亿元人民币)。

另外,根据2024年年报,佳兆业在国内48个城市拥有172个房地产项目,土地储备为2231万平方米,其中大湾区的土地储备为1354万平方米,占总土储的61%。此外,还有100多个城市更新项目尚未纳入土地储备,占地面积约3700万平方米。

在经营策略方面,佳兆业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保交楼”,二是“轻资产转型”,试图降低对地产开发的依赖。

在销售疲软的背景下,“保交楼”已成为佳兆业稳定现金流的关键。2024年,佳兆业在深圳、广州、北京等城市交付了25个项目、超过万套房源,并重启了广州白云佳兆业城市广场等重点项目。以广州白云项目为例,其170万平方米的TOD综合体可售货值达250亿元。

佳兆业也在加速推进轻资产转型。2024年,其非物业销售业务收入占比从13.8%提升至30.3%,主要来自物业管理、商业运营、健康、文化中心等板块。

其中,物业管理板块的收入达到16.19亿元,管理的总建筑面积为1.02亿平方米;来自健康业务的收入为6.67亿元,同比增加12.8%;实现租金收入为4.99亿元,增幅为8.4%。

对郭英成而言,当下的债务重组只是“上岸”的第一步,真正的考验也许才刚刚开始。

(责任编辑:卢其龙 CN070)

热点推送

本周关注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