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商业频道首页 > 财讯 > 正文

头部城商行消金公司:杭银消金净利领跑,北银消金规模掉队(3)

“背靠大树好乘凉”,在消费金融领域,股东资源的深度协同往往是企业发展的关键驱动力。

从股东背景来看,宁银消金最大股东为宁波银行持股92.79%,注资36亿元;杭银消金前三大股东分别为杭州银行(持股42.95%)、迪润(天津)科技(持股33.34%)、中国银泰投资(20%);北银消金的前三大股东分别为持股35.29%、20%、15%的北京银行、桑坦德消费金融和利时集团;南银消金的前两大股东分别是南京银行(持股64.16%)和法国巴黎银行(持股29.99%);苏银消金的第一大股东江苏银行持有该公司56.44%的股份。

尽管北银消金背靠北京银行这棵 “大树”,在当前消费金融机构 “拼协同、抢流量” 的竞争环境下,二者暂未展现出突出的协同优势 。反观宁银消金,依托宁波银行直销银行App“直接贷”强大的导流能力,截至2024年6月,宁银消金线上联营贷款余额达352.43亿元,占比67.11%。其核心策略是绑定头部互联网平台和助贷平台。

此外,背靠银行的城商行系消费金融公司还一般通过优化股权结构,引入具备互联网或零售资源的战略股东,以此补足流量端的劣势。如:杭银消金第二大股东迪润(天津)科技实际由滴滴出行100%控股,充分借助其出行平台庞大的用户流量,显著提升线上获客效率。

据中诚信国际分析指出,净利差决定消费金融公司盈利能力的上限,而运营成本与风险成本则构成盈利的下限。在此逻辑下,2024年头部城商行系消费金融公司整体盈利能力保持稳健增长,但发展路径及盈利表现分化趋势初现。从获客模式来看,主要分为线下自营、线上自营和线上第三方三种,当前消金公司普遍采用“线上第三方引流+自营”混合策略,结合自身资源禀赋打造差异化竞争力,但自主获客能力仍是短板。例如,杭银消金线上贷款占比超80%,但高度依赖外部场景;宁银消金则通过自营产品“惠您贷”强化客群深耕。

联合资信的分析报告称,2024年消费金融行业整体净利润提升,主要受益于资产规模扩张及负债端资金成本下降。然而,在贷款利率下行、风险成本上升、拨备计提压力加大的背景下,多数机构面临利润增长放缓的挑战。

(责任编辑:卢其龙 CN070)

热点推送

本周关注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