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商业频道首页 > 财讯 > 正文

头部城商行消金公司:杭银消金净利领跑,北银消金规模掉队

近期,伴随多家城商行2024年年报的“出炉”,旗下消费金融公司业绩也不断披露。

其中,北银消费金融有限公司(下称“北银消金”)、杭银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杭银消金”)、浙江宁银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宁银消金”)、苏银凯基消费金融有限公司(下称“苏银消金”)、南银法巴消费金融有限公司(下称“南银消金”)等五家头部城商行系消费金融公司陆续交出年度“成绩单”。

纵向来看,虽这五家机构业绩均有不同程度增长,但分化趋势渐显。净利润方面,2024年,杭银消金净利润遥遥领先其余4家,南银消金净利润呈现爆发式增长,涨幅超170%,其余机构净利润和增幅相差不大。总资产规模上,五家头部城商行消金机构中,北银消金的资产规模明显掉队,与其他四家机构差距明显。

专业机构的研报分析指出,2024年,随着行业整体迈入“增速换挡、结构调整”的深水区,流量获取与风控能力成为消费金融机构构筑竞争壁垒的关键。

整体业绩稳健增长

北银消金资产规模“掉队”

根据5家头部城商行系消费金融公司交出的“成绩单”具体分析,从资产、净资产、利润和营收等关键指标来看,行业整体稳中有升,但分化趋势愈加显著。

在资产规模方面,宁银消金总资产突破600亿元,稳居5家头部城商行系消金赛道头部;南银消金、杭银消金、苏银消金的总资产规模均超过500亿元,具体分别为534.5亿元、515.36亿元和513.59亿元;相较之下,北银消金仅141.70亿元,不足宁银消金的四分之一。

头部城商行消金公司:杭银消金净利领跑,北银消金规模掉队

在净资产方面,杭银消金以66.18亿元净资产领跑;南银消金、苏银消金、宁银消金分别以56.42亿元、52.94亿元和51.72亿元紧随其后,3家机构实力差距不大;而北银消金2024年的净资产仅12.81亿元,和其余四家机构有较大差距。

在净资产增速方面,杭银消金居于5家机构首位,同比增长14.36%;五家机构中,净资产规模最小的北银消金,以13.56%的增速位列第二;增速同样超过双位数的机构还有苏银消金和南银消金,具体增长幅度分别为11.05%和10.91%,差距不大;而宁银消金以6.22%的增速垫底。

再看净利润方面,2024年,头部城商行系消费金融机构净利润普遍实现增长,除苏银消金未公布相关数据以外,其余四家机构净利润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

头部城商行消金公司:杭银消金净利领跑,北银消金规模掉队

具体看,南银消金净利润呈现爆发式增长,上涨至3.03亿元,涨幅172.97%;宁银消金净利润同为3.03亿元,增幅33.33%;北银消金净利润体量虽处于尾部,仅1.53亿元,但同比增长29.13%,增速位列第三;杭银消金净利润在四家城商行中最高,增幅也在10%以上,其净利润为9.2亿元,同比增幅14.71%。值得一提的是,北银消金、宁银消金及南银消金三家机构净利润相加总和都不及杭银消金净利润。

营收方面,五家机构中,仅杭银消金和宁银消金公布相关数据,且两家机构有一定差距。杭银消金营业收入为52.66亿元,同比增长8.85%;宁银消金的营业收入29.90亿元,但同比增幅较大,为65.93%。

消金机构借力股东资源竞速

行业利润增长或迎 “换档挑战”

尽管整体盈利能力稳健,头部城商行系消金机构的发展路径正在发生分化,股东协同效应和流量转化能力成为关键变量。

“背靠大树好乘凉”,在消费金融领域,股东资源的深度协同往往是企业发展的关键驱动力。

从股东背景来看,宁银消金最大股东为宁波银行持股92.79%,注资36亿元;杭银消金前三大股东分别为杭州银行(持股42.95%)、迪润(天津)科技(持股33.34%)、中国银泰投资(20%);北银消金的前三大股东分别为持股35.29%、20%、15%的北京银行、桑坦德消费金融和利时集团;南银消金的前两大股东分别是南京银行(持股64.16%)和法国巴黎银行(持股29.99%);苏银消金的第一大股东江苏银行持有该公司56.44%的股份。

尽管北银消金背靠北京银行这棵 “大树”,在当前消费金融机构 “拼协同、抢流量” 的竞争环境下,二者暂未展现出突出的协同优势 。反观宁银消金,依托宁波银行直销银行App“直接贷”强大的导流能力,截至2024年6月,宁银消金线上联营贷款余额达352.43亿元,占比67.11%。其核心策略是绑定头部互联网平台和助贷平台。

此外,背靠银行的城商行系消费金融公司还一般通过优化股权结构,引入具备互联网或零售资源的战略股东,以此补足流量端的劣势。如:杭银消金第二大股东迪润(天津)科技实际由滴滴出行100%控股,充分借助其出行平台庞大的用户流量,显著提升线上获客效率。

据中诚信国际分析指出,净利差决定消费金融公司盈利能力的上限,而运营成本与风险成本则构成盈利的下限。在此逻辑下,2024年头部城商行系消费金融公司整体盈利能力保持稳健增长,但发展路径及盈利表现分化趋势初现。从获客模式来看,主要分为线下自营、线上自营和线上第三方三种,当前消金公司普遍采用“线上第三方引流+自营”混合策略,结合自身资源禀赋打造差异化竞争力,但自主获客能力仍是短板。例如,杭银消金线上贷款占比超80%,但高度依赖外部场景;宁银消金则通过自营产品“惠您贷”强化客群深耕。

联合资信的分析报告称,2024年消费金融行业整体净利润提升,主要受益于资产规模扩张及负债端资金成本下降。然而,在贷款利率下行、风险成本上升、拨备计提压力加大的背景下,多数机构面临利润增长放缓的挑战。

(责任编辑:卢其龙 CN070)

热点推送

本周关注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