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商业频道首页 > 财讯 > 正文

支付宝,为什么非要“碰一下”?(3)

“摸着过去的自己过河。”李佳佳称,在过去,推广扫码支付时,支付宝几乎是从零开始,面临诸多困难,而如今,支付宝的支付业务已有20多年的积累,基于现有的生态基础,“碰一下”在开展业务时,无论是补贴用户、进行营销活动,还是与商家合作洽谈,都具备相应的成本投入能力,且支付宝有意愿去做出这些投入。

再造一个新入口

大多消费者可能不知道的是,“碰一下”,其实并不止于支付。

还包括碰一下点餐、碰一下开门、碰一下开柜、碰一下验票等,截至目前,“碰一下”已从支付逐步向其他场景自然延展,随着丰富的商家和业态的加入,实际上已有超300种细分的场景方案。

从地铁、骑行到超市、医院,从校园、小区到景区、博物馆,“碰一下”正逐步融入普通人的生活,成为链接用户服务的一个新入口。

“这样的产品非常多,”李佳佳认为,其实很多扫码的场景,都值得被“碰一下”,以及原来所有的近场交互场景,都值得用支付宝“碰一下”再重新做一遍。

为什么要大费周章去做这个事?这一点其实不仅消费者不理解,曾经不少商家也有质疑。

李佳佳解释,事实上,“碰一下”这个新入口,除了加强支付便捷之外,实则也能提升品牌与客户之间的服务,使商家获得生意的新机遇和新增量。

如何实现?据介绍,为进一步发挥设备价值,促进商家生意增长,支付宝深度思考并探索出一种全新模式,即让设备不仅连接商家,还能与品牌商建立直接联系。

以往,品牌商开展营销活动时,需借助经销商层层传递,从品牌商到门店,整个流程耗时较长,通常需要1—2个月。而现在,品牌商与支付宝合作后,可将经营活动信息直接投放到碰一下设备屏幕上,消费者在店内购物时就能看到优惠信息,而这些优惠资金由经销商提供,对于商家而言,不仅直接带动了商品销量,还能进而增加收入。

热点推送

本周关注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