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商业频道首页 > 财讯 > 正文

合作机构名单纷纷揭晓 外资银行竞逐助贷赛道(2)

9月伊始,友利银行(中国)在其官网发布信息称:“依据监管规定,为提升互联网贷款业务服务质效、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对本行互联网贷款业务合作机构相关信息进行公示。”信息显示,该行公开的唯一合作方为云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合作产品为京东金条,合作范围涵盖贷款业务获客与营销、运营服务以及线上、线下催收业务。

值得一提的是,在众多外资银行之中,富邦华一银行所披露的合作机构数量最多,类型也最为多元:共涵盖52家各类机构,合作机构不仅有永丰银行,还有微众银行、网商银行、四川新网银行等民营银行,而且持牌消费金融机构如马上消费金融、海尔消费金融等同样赫然在列。在流量平台方面,深圳智领星辰科技有限公司、云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皆为富邦华一银行的合作对象,这些企业的关联方涉及字节跳动、京东等互联网平台。此外,富邦华一银行还将保险公司、助贷平台以及十余家融资担保公司纳入合作体系,其生态共建与风险协同管理的综合布局一目了然。

模式多元分层策略尽显

证券时报记者梳理发现,上述外资银行的助贷合作模式呈现出多元化特征,既有纯助贷的流量导入模式,也有联合贷款的风险共担模式,以及担保增信业务模式。

多元化的合作模式,反映了外资银行根据自身风险偏好和资源整合能力制定的差异化策略。以东亚银行(中国)为例,该行与蚂蚁合作的“蚂蚁信用贷”采用纯助贷模式,为该业务的100%出资方;而该行与微众银行合作的“微粒贷联合贷”,则是双方共同出资并由双方自主进行风控。

某消费金融分析人士向证券时报记者指出,从整体情况来看,头部效应在合作中体现得十分明显。比如,蚂蚁、度小满、微众银行等平台频繁出现在多家外资银行的合作名单中。“这些头部平台拥有庞大的用户基础、先进的技术和丰富的业务经验,能够为银行提供稳定流量和成熟服务。外资行倾向于与这些头部平台合作,以提升自身业务的竞争力和稳定性。”

热点推送

本周关注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