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商业频道首页 > 财讯 > 正文

合作机构名单纷纷揭晓 外资银行竞逐助贷赛道

向来主打对公业务的外资银行,正在中国消费贷市场悄然布局——最新披露的一系列互联网贷款合作名单,无疑勾勒出了外资银行拓展本土化战略的轨迹。

证券时报记者注意到,《关于加强商业银行互联网助贷业务管理提升金融服务质效的通知》(下称“助贷新规”)将于2025年10月1日正式实施。在助贷新规落地前夕,韩亚银行、富邦华一银行、渣打银行等多家在华展业的外资银行也纷纷在其官网公布了互联网贷款合作机构名单。

“这些名单不仅揭示了外资银行在中国消费信贷市场的战略布局,也反映了中国金融监管对互联网贷款业务的全面规范。”有银行业分析人士表示。

合规驱动战略布局浮现

随着助贷新规的正式实施进入倒计时,在华外资银行的互联网贷款合作信息陆续公之于众,其背后的战略布局与业务调整也清晰呈现。

从公布时间上来看,韩亚银行(中国)的行动相对较早。韩亚银行(中国)近期在其官网披露的互联网贷款合作机构名单显示,该行正与海尔消费金融、重庆度小满小额贷款有限公司、重庆蚂蚁消费金融等13家平台运营机构展开合作。

稍早前,东亚银行(中国)已在其官网公示了消费贷款合作产品。其中,蚂蚁智信(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微众银行分别成为该行“蚂蚁信用贷”“微粒贷联合贷”产品的合作方。在个人经营性贷款方面,东亚银行(中国)还与网商银行合作开展互联网个人经营贷款业务,产品名称为“网商贷”。

另一家外资银行——渣打银行(中国)则与4家平台展开合作,合作产品分别为蚂蚁“信用贷”、京东“金条信用贷”、金城银行“金企贷”、微众银行“微业贷”。

8月26日,母行位于泰国的开泰银行(中国)也披露了14家互联网贷款产品合作机构名单,涵盖海尔消费金融、中信百信银行、中国平安财产保险等在内的持牌消金、民营银行和保险公司,同时还涉及多家网络小贷公司、融资担保公司和融资租赁公司。

热点推送

本周关注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