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商业频道首页 > 财讯 > 正文

数字之中,读懂进博会这八年,中国进口这八年(3)

从第五届进博会开始,人工智能成为一个特定的专区,聚焦的是当时最热的元宇宙与智慧城市。

第六届进博会,机器狗走进了会场。第七届进博会,横空出世的AI大模型成为主要议题。今年,具身机器人、智能体、工业AI深度应用等,将全面呈现AI驱动产业升级的各项成果。

科技改变产业、改变生活的今天,进博会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商品”展览会,而是观察全球技术发展趋势、集中展示全球最新科技成果的重要窗口。统计显示,从第一届上百项新技术亮相,到本届预计将有461项新技术和大家见面,进博会越来越成为企业新品首发首展的第一选择。对跨国企业而言,进博会不仅是技术交流与合作的平台,更是新技术快速进入中国市场并实现产业化的跳板。

数字之中,读懂进博会这八年,中国进口这八年

会场外,中国进口总体的结构也在悄悄改变。

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高新技术产品进口总额同比增长11.9%,其中计算机与通信技术进口增速高达31.9%。中央处理部件、存储部件、集成电路等关键组件的进口增速均超过10%。航空器零部件进口额增长将近10%。以AI和数据为驱动的创新解决方案如“一键下单”“智能分拣”“可视化仓储”等服务贸易也成为本届展会的展示热点。

数字之中,读懂进博会这八年,中国进口这八年

进博会人气之所以一年比一年旺,除了“高大上”的高科技外,中国庞大的消费市场需求升级,为全球企业提供了新的机遇,特别是在高品质消费品、服务和体验方面。

每次进博会,食品馆和消费品馆,都是最热闹的两个馆。第一届进博会上,智利第一大车厘子出口商GarcesFruit(吉制)的柜台前人山人海。在进博会强大的溢出效应下,过去7年智利车厘子对华出口量年均增长约29%。作为“最火试吃品”之一的西班牙伊比利亚火腿,在中国的销量同样连年增长,仅今年上半年,火腿及相关产品到中国的出口额同比增长了8.4%……

数字之中,读懂进博会这八年,中国进口这八年

第八届进博会农食产品展区以“从全球农场到中国餐桌”为主题,西班牙火腿、1万美金一公斤的咖啡、战斧牛排、车厘子中的爱马仕等高端农产品悉数登场。解放日报张海峰摄

仅2021至2024年这几年,中国累计进口消费品7.4万亿元,更多全球优质商品通过进博会等渠道“飞入寻常百姓家”。

宏观数据与进博会场内的微数据同频共振,共同谱写了中国高水平开放的新篇章。

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世界经济也是一片大海,大海与大海是相通的。每年的进博会只有六天,但一个开放、乐于分享、在合作中创新的中国,将永远澎湃,为动荡变革中的世界经济,注入宝贵的确定性与发展动能。

(责任编辑:卢其龙 CN070)

热点推送

本周关注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