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焦(dingjiaoone)原创
作者|金玙璠
编辑|魏佳
火拼一年“性价比”后,京东交出了一份小超预期的成绩单。
3月6日晚,京东发布2023年四季度及全年业绩。继2023年Q3收入无惊无喜、利润微涨后,京东2023Q4的业绩与上一季度类似:收入3061亿元,同比小幅增长3.6%;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34亿元,上一年同期为30亿元。
2023年全年,京东总收入继续保持万亿规模,同比增长3.7%至10847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242亿元,比2022年多出了138亿元。
京东经营情况表 图源 / 京东财报
归母净利润翻倍,是经营利润上涨和投资收益的功劳。
京东2023年的经营利润从197亿元涨到了260亿元,其中Q4确认了接近52亿的商誉和资产减值。剔出这部分之后,京东的经营利润依然有所改善。
与此同时,其他收入中的投资损益、其他净额(利息收入和股权投资)都转亏为盈,加起来给京东创造了123亿元利润。
走过市场竞争加剧、参加补贴大战的2023年,市场非常关注补贴对京东利润的影响。从结果来看,百亿补贴并没有拖累零售版块的利润,京东零售2023年的经营利润微涨到359亿元,经营利润率微增至3.8%。
过去一年,京东集团经营利润的整体上涨,还因为京东物流的利润释放,以及其他业务的减亏。其中,京东物流的经营利润翻倍,从5亿元涨到10亿元;达达和其他创新业务2022年巨亏64亿元,去年收窄至亏损3亿元。
2023年是京东大调整的一年。除了引入百亿补贴、宣传“天天低价”外,还包括发力3P(第三方)业务、收缩新业务、自营业务下调包邮门槛,以及高层多次调整等等。
京东今年以来的股价走势,反映出市场担心其业务重组和增长前景的不确定性。不过,市场对它最新的成绩单还算满意,财报发布后,京东美股股价一度上涨17%。截至发稿,京东在港股和美股的市值分别为2797亿港元、392亿美元。
利润没有恶化是利好消息,接下来,摆在京东面前最重要的事情是,重启高增长。
多位受访者都提到,京东调整的方向是对的,只是这些动作还存在不少阻力,短期内很难见到成绩。例如最受关注的低价策略,京东目前没有太强的竞争优势,从交易中变现也需要比较长的时间,但这一策略符合中国消费市场的长期趋势,是京东“品质性”消费的大盘下必须要走的一步棋。
过去一年,要看补贴策略是否见到成效,首先要看活跃用户量、GMV(成交总额),但京东在最新财报中未公布这两项数据。
而从收入角度看,百亿补贴这一年,京东的增长有限。
2023年,京东总收入10847亿元,同比增长3.6%,2021年和2022年的增速分别为27.6%、9.9%。
其中,商品收入8712亿元,较上一年微增0.7%,增速同样低于2022年。这一增速也没能跑赢大盘。2023年我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的同比增速为8.4%。
和前三个季度相比,京东在Q4的表现要稍好一些,商品收入回归正增长,同比上涨3.7%,环比继续增加,增幅为26.2%。
通电类商品(电子产品及家用电器商品)是主要功臣。在京东的商品大盘中,通电类商品的比重占到六成,Q4的收入达到1504亿元,同比增速反弹到6.1%,高于市场预期。这与双11大促销售中,家用电器、3C电子产品是主要品类,且复苏趋势明显有关。
与通电类业务的反弹类似,京东日用百货类商品(包括快消、日用品等)Q4的收入为962亿元,同比微增0.2%,一改前三个季度的下滑颓势,后续有望回归常态。
「定焦」制图
整体看2023年,京东商品收入的表现可以总结为,通电类商品稳中回升,增速保持在4%,日用百货类商品拖了后腿,同比下滑5%,好在,Q4重回了增长轨道。
值得关注的是,在通电类商品大盘线上增长空间较小的背景下,京东2022年、2023年的同比增速分别为4.7%、4.4%,能保持高于行业的增速并不容易,而未来继续增长的途径,只有不断提升市场份额了。
一位家电行业从业者对「定焦」分析,京东结束了与苏宁的竞争后,必须要加入到和阿里、拼多多的正面竞争中。目前来看,拼多多的百亿补贴,暂未动摇京东3C类商品在用户心智中的地位。
市场一直担心补贴会吃掉京东的利润,目前来看,零售版块受影响不大。
「定焦」制图
整个2023年,京东的市场营销支出总量为401亿元,而2021年、2022年这一项的开支分别为387亿元、378亿元,京东推广和补贴的力度确有增加。其中,京东在Q4的营销力度最大,其次是Q2,一年中有六成以上的营销开支花在这两个季度。
反映在经营利润上,京东零售仅在Q4出现明显收缩,从上一年同期的79亿元降到了69亿元,同比下滑12%,其他季度要么微涨要么变化不大。最终,京东零售2023年的经营利润总额还小幅上涨到359亿元。
这主要是因为,各种补贴、低价策略虽然拉高了营销支出,但京东又从研发和管理费用上省出一大笔。
总得来说,百亿补贴这一年,给京东带来的收入增长有限,但并没有像市场预料的那样,对利润造成侵蚀。
“百亿补贴”之外,京东2023年还干了一件大事:将部分利润低的业务由1P(自营)转为3P(第三方)模式。
这涉及到京东通电类商品之外的另一条支柱业务线——日用百货类商品,这条业务线包括1P自营零售和3P商家业务。
京东此前称,由1P转为3P将持续影响2023全年,或导致京东零售收入同比下降,但毛利润受到的影响会较小。
这不难理解,部分业务虽然剥离给了3P商家,但多数是利润偏低的品类,如部分日用品和生鲜品;公司部分资源由1P向3P倾斜,收入规模会减少,因为此前一部分收入口径从销售总额,变成收取的佣金和广告费。
从最新一季的情况看,1P转3P对收入的影响即将结束。2023年Q4,京东日用百货类商品收入为962亿元,同比微增0.2%,相比前几个季度的萎缩,已有明显好转。
一位快消品行业从业者从市场竞争的维度对「定焦」分析,这也表明京东扛住了对手如多多买菜、美团闪购对日用消费品份额的争夺。
1P转3P,也是基于“低价”大战略的调整。京东的核心目标,是通过补贴、低价的策略,让用户相信平台的“性价比”定位,以培养用户高粘性、少比价的消费习惯,给平台带来更多稳定的用户流量。
图源 / Pexels
要实现这个目标,补贴的商品池得大,补贴力度得大。但除了苹果、名牌酒水等有噱头的特殊商品外,京东自营没有大范围参战,参与的商品大多来自POP(第三方)商家。
这是因为京东自营赚的是进销差价,再加上这些标品品类背后的商家多是行业龙头,议价权很强。因此,京东声势浩大的百亿补贴,还得靠POP商家,如此,商品池也更容易做大。
为了拉拢第三方商家,京东得给3P商家更公平的流量政策,让1P和3P“赛马”,谁的价格更低、商品选择更多,就可以获得更多的流量倾斜。
出于这样的战略目标,京东内部配套进行了近年来最大的组织变革:
2022年底,京东创始人刘强东力推低价策略的同时,精简了组织层级,取消事业群层级,京东零售CEO直接领导事业部,精简后基层员工到CEO的层级只剩三层。
更大的变化在于,各个事业部由统一的品类负责人管理,不再区分自营和POP。
京东之所以推进平台生态建设、加大对3P商家的支持,除了“性价比心智”的目标之外,还为拉动3P业务的GMV和广告收入增长。
京东在财报中未披露3P业务的GMV增长。长期关注京东的投资人李卫判断,京东第三方GMV的增长未来将超过自营GMV。
而从广告佣金(平台及广告服务)收入来看,京东发力3P,目前还没看到结果。
2023年,京东广告佣金收入847亿元,同比增长3.4%,而2022年的同比增速是13.7%。分季度去看,这项收入在去年前三个季度还都是正增长,到了Q4不增反降,同比减少4%,低于市场预期。
京东CFO单甦在财报电话会中解释称,广告收入的下降,与新商家免佣、部分品类主动降佣等策略有关,预计今年Q1回归健康增长。
综上,京东1P转3P对商品收入层面的不利影响或将结束,对广告佣金收入的拉动还需时间验证。
说到底,京东要想把毛利更高的3P业务做大做强,吸引更多买量能力强的第三方商家,并倒逼出自营渠道的活力,还得看吸引了多少增量商家。数据显示,京东平台全年第三方商家数量同比增长了188%,截至2023年底,京东第三方商家数量已近百万。
京东的赚钱能力一向是市场关注的焦点,从最新财报看,其整体利润有所改善,原因除了前文提到的京东零售受补贴影响不大之外,还因为京东物流的利润释放、其他业务继续减亏。
其中,京东物流在2023年实现了10亿的经营利润;其他业务(包括达达以及京喜、海外电商在内的新业务)经营亏损3亿元,而2022年巨亏了64亿元。
最近施行的“快递新规”,让快递业站到了风口浪尖上,再加上,京东从去年8月起下调免邮门槛,自营业务自今年2月起提供免费上门退货服务,我们有必要重点看看京东物流2023Q4的情况:其实现收入472亿元,增速放缓到9.7%,低于市场预期;好在利润不受影响,经营利润从9亿大幅增长到了13亿。
图源 / 京东官方微博截图
2023Q4,其他业务版块在收入萎缩到68亿的同时,减亏至8亿。这表明,京东在继续收缩边缘业务。
京东整体利润的实际表现并不差,除了京东物流和其他业务没有拖后腿外,还因为京东仍然在降本的周期里。
首先看毛利层面,京东2023年实现毛利润1597亿,同比增长8.6%,高于营收增速,毛利率有所改善,提升到14.7%。
具体看费用层面,为了应对市场竞争,京东不得不增加营销开支,加大补贴,但同时也在研发和管理费用上“节衣缩食”。
对比上一年,京东2023年的研发费用减少了5亿;管理费用砍掉了13亿,且主要集中在Q4,其中股权激励支出就减少了7亿多。
对于与订单量密切相关的履约费用,京东倒是继续加码,Q4的履约费用增加到了173亿,全年花了646亿,小幅增长了2.5%,低于整体收入3.7%的增速,说明物流的效率有所改善。
最终反映在经营利润上,即便是剔除近52亿的商誉和资产减值,京东208亿的经营利润,相比上一年的197亿,也还有6%的增幅。
总结来看,对于达达和一些创新业务,京东之前还想着做大做强,但如今调整思路,对内降本增效,对外暂缓竞争,短时间挣不到钱就先为集团省钱。
过去一年,京东一切动作都指向流量和GMV,把钱都花在用户获取和体验上。无论是低价策略还是部分自营转3P,都是为了流量优先、用户粘性优先。因此,评估这些调整的效果,不应单看收入和利润。
结合多个类目商家的反馈,京东的低价策略在用户参与度、订单频率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
李卫对「定焦」分析,消费恢复的环境下,京东将这些转化为稳定、连续的交易进而变现,还需要时间。在对增量市场的争夺中,京东短时间内缺乏优势,增长大概率难有超行业的表现。但同样的,京东的基本盘比较稳,因为“品质性”消费当前不是竞争对手抢夺的目标。
对于2024年,京东集团CEO许冉在财报电话会上称,将继续推进价格竞争力和平台生态建设,有信心跑赢社零增速。她主要提到四个方面的动作:巩固用户体验、优化采购成本、加强低价产品供给、进一步扩大商家规模。
李卫补充道,京东整体策略依然是平衡利润的同时,优先考虑市场份额和GMV,但电商行业的竞争加剧,势必会给京东的增长和盈利能力带来不少不确定性。
挑战重重,但方向是对的。
京东能否在消费者中形成“性价比”的定位,要看低价商品的供给情况,如果理想,可为拉新下沉用户和激活老用户打下基础。
低价供给还要看京东POP生态建设的推进力度。有电商从业者对「定焦」分析,这是继2021年互联网平台之间互联互通逐步开始后,京东又一次让大量3P商家入驻的机会,而这也将推动未来3P业务的增长,成为拉动京东总收入增长的主动力。
证券日报网讯长盛轴承9月17日在互动平台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公司的自润滑轴承可以应用于盾构机的油缸中,作用主要是提供精准导向,防止活塞杆偏移,提升密封寿命。公司是盾构机领域客户的二级或三级供应商,该部分收入占比较低
2025-09-18长盛轴承,公司,盾构机证券日报网讯彩讯股份9月17日在互动平台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关于公司三季度业绩情况请留意公司后续发布的2025年三季度报告。公司将根据深交所创业板上市规则等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公告的发布
2025-09-18公司,2025,控股股东每经AI快讯,有投资者在投资者互动平台提问:请问公司与百度哪方面的合作? 崇达技术(002815.SZ)9月17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与百度主要在AI服务器领域开展合作,为其文心一言大模型提供相关的AI服务器相关pcb产品
2025-09-18崇达技术,服务器,GPU北京商报讯(记者马换换王蔓蕾)9月17日晚间,ST宁科(600165)披露公告称,公司股票将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自9月18日开市起停牌一天,将于9月19日开市起复牌
2025-09-18公司,2025,控股股东为了还债,威富集团选择再次出售旗下品牌。9月17日,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威富集团宣布已与私人控股品牌管理公司Bluestar Alliance达成协议,将以6亿美元现金出售旗下工装品牌Dickies,交易预计2025年底前完成
2025-09-18威富,集团,品牌证券日报网讯何氏眼科9月17日在互动平台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公司是一家由“专家办院”,集医、教、研于一体眼健康服务机构,创立以来秉承“贡献社会患者信赖共同发展”的经营理念,为大众提供全生命周期的眼健康服务
2025-09-18健康管理,何氏眼科,公司《21汽车·一见Auto》独家获悉,东风集团与襄阳国资将合资成立新公司,专注于智能越野车型的研发、制造与销售
2025-09-18华为,鸿蒙,行业日前,有消息称,山子高科正推进与哪吒汽车母公司合众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合众新能源”)的重组事宜,原合众新能源人员将于10月1日后完成交接清退,山子高科团队将正式进场接管
2025-09-18山子高科,汽车,合众新能源证券日报网讯何氏眼科9月17日在互动平台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公司前期投资参与产业投资基金的设立,主要是基于战略聚焦、专业分工,是为了围绕公司眼健康主业,在上下游产业链及相关新一代医疗健康新兴领域寻找优质的投资标的
2025-09-18何氏眼科,产业投资基金,公司证券日报网讯乐歌股份9月17日在互动平台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公司于2024年启动自建海外仓战略,通过提高自建仓比例,降低整体仓储物业成本,自建仓的每平米折旧大致是租赁仓每平米租金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一,有助于改善毛利
2025-09-18乐歌股份,跨境电商,海外仓北京商报讯(记者郭秀娟实习记者王悦彤) 9月17日,涪陵榨菜在投资者互动平台回答投资者提问称,公司已成立餐饮事业部,团队负责拓展餐饮、航空、学校等多种特殊渠道,已经与多家酒店及知名连锁餐饮店合作,未来将不断丰富餐饮端产品品类、规格及价格带
2025-09-18餐饮,涪陵榨菜,连锁证券日报网讯金风科技9月17日在互动平台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公司对外合作情况以公司发布的公告或定期报告为准
2025-09-18公司,2025,控股股东资本市场又见“以房还债”案例,这一次是远大智能
2025-09-18云南,远大智能,宣威中际旭创(300308.SZ)公告称,2025年7月1日-2025年9月17日,特定股东苏州益兴福企业管理中心(有限合伙)及其一致行动人通过证券交易所集中交易合计减持463.41万股公司股份
2025-09-18中际旭创,苏州益兴福企业管理中心,一致行动人北京商报讯(记者孔文燮)9月17日晚间,李子园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25年9月17日召开第三届董事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董事会换届选举第四届董事会非独立董事的议案》《关于董事会换届选举第四届董事会独立董事的议案》
2025-09-18董事会,公司,瑞达期货安培龙9月17日大宗交易平台共发生6笔成交,合计成交量36.30万股,成交金额5230.48万元。成交价格均为144.09元,相对今日收盘价折价26.30%
2025-09-18安培龙,大宗交易,26.309月16日,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主办的“2025数字生态发展大会暨‘铸基计划’年中会议”在北京召开
2025-09-18数字化转型,慧博云通,人工智能每经AI快讯,9月17日,兆驰股份(002429.SZ)公告称,公司在光通信领域已形成“光芯片-光器件-光模块”垂直一体化布局,并计划依托产业链垂直整合优势,以阶梯式路径推进光通信芯片的自主供应
2025-09-18兆驰股份,5G,公司证券日报网讯泰胜风能9月17日在互动平台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公司会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履行信息披露义务,相关信息请以在指定媒体披露的正式公告为准
2025-09-18泰胜风能,相关,信息披露9月15日,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简称:中国企联)发布2025中国企业500强榜单。数据显示,今年入围门槛升至479.6亿元,较上年提高5.79亿元,连续刷新纪录
2025-09-18企业,服务,营商环境【市场回顾】 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跌 美股三大指数16日全线走低
2025-09-17微软,英国,投资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孔海丽北京报道 “兴哥(王兴)我很尊重,(王)莆中我也很赞赏,企业家不应该变成仇人,我们民营企业都简单点,不要把正常商业竞争变成个人恩怨
2025-09-17京东,政企业务,服务南方财经9月17日电,奇瑞汽车在港交所公告,拟发行约2.97亿股H股(视乎超额配股权行使与否而定),定价区间为27.75至30.75港元,拟于9月23日完成定价。预期股票将于9月25日在港交所开始交易
2025-09-17奇瑞汽车,定价,30.75“‘金九’(项目成交情况)有明显的回温,跟最近股市行情也有很大关联性”。近日上证指数经过持续上探,一度逼近3900点,创下近十年新高,深证成指盘中突破13000点,达到三年多来的最高水平。 部分在股市获利的资金,开始转向楼市
2025-09-17成交,广州,楼盘美国与印度的紧张贸易关系突传缓和信号。 据最新消息,美国与印度于当地时间9月16日在新德里重启新一轮双边贸易协议谈判。但印度方面对此持谨慎乐观态度,暗示需要采取更多措施来重塑两国关系。 在此之前,特朗普政府决定对印度进口产品征收50%关税
2025-09-17印度,贸易,美国据国新网发布,今起连续三天,国新办将举办三场重要发布会
2025-09-172025,高质量,十四五OpenAI发布GPT-5-Codex 当地时间9月15日,OpenAI推出新模型GPT-5-Codex,该模型在Codex CLI、IDE扩展、网页端、移动端以及GitHub代码审查中均可使用
2025-09-17人工智能,消费,产业Alphabet旗下无人驾驶技术公司Waymo宣布,已获得在旧金山国际机场开始测试其自动驾驶出租车(robotaxi)的许可。Waymo将与机场合作,分阶段推出其商业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
2025-09-17机场,无人驾驶,测试乘联分会崔东树:8月末全国乘用车行业库存316万辆、库存42天环比降4天 9月15日,乘联分会秘书长崔东树发文表示,2025年8月月末全国乘用车行业库存316万辆,较上月下降13万辆
2025-09-17鸿蒙,库存,现代汽车南财智讯9月17日电,奕东电子公告,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的一致行动人王刚、奕孚投资、奕合投资、奕萃投资、奕宁投资计划自2025年10月16日至2026年1月15日
2025-09-17公司,股份,奕东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