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商业频道首页 > 头条推荐 > 正文

养猪人的凛冬将至(4)

猪周期在资本介入后逐渐失去规律性,逐步弱化,这也是本轮猪周期被拉长的主要原因。

(2)现在处于生猪养殖盈利周期,是主动去化的阻力。本轮猪周期起始于2018年6月,至今已经持续了6年多时间,在这期间,猪企们经历了4轮“亏损底”,如今终于迎来了本轮周期的第二个盈利周期,自繁自养模式自2024年6月开始有利润。

养猪人的凛冬将至

猪企盈利的背后,不仅有猪价上涨的推动,还有养殖成本的下降。上游饲料(玉米和豆粕是主要原料)价格持续回落,叠加猪企的降本增效,行业平均养殖成本已从2023年底的15.7元/kg降至当前的15.5元/kg。这一变化提高了猪企的抗风险能力,也使得行业产能的“自我调节”变得更加困难。

那么,行业究竟什么时候才会出现主动去化的局面?

理论上,只有当猪价跌至行业的现金流成本以下,即低于13.5元/kg时(行业的非现金成本约为2元/kg),猪企才会面临现金亏损,届时才有可能出现主动去化的情况。截至2025年1月12日,我国生猪(外三元)价格为16.3元/kg,距离这一现金成本还有一段不小的距离。

因此,单靠主动去化很难推动猪周期反转,真正的转机可能来自被动去化。具体来说,有两个主要因素可能触发这种被动去化:一是猪病爆发,包括蓝耳病、口蹄疫和非洲猪瘟等;二是政策的强力干预。

再说为何生猪产能短时间内也难以大幅扩张?

首先,在上述背景下,养殖户也放低了猪周期反转的预期,其补栏的意愿自然随之减弱

其次,在这一轮猪周期中,猪企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财务压力,扩产的能力已大幅减弱

热点推送

本周关注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