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商业频道首页 > 头条推荐 > 正文

华为下场,宇树崛起,特斯拉量产,人形机器人的趋势,已经确定向上了

华为下场,宇树崛起,特斯拉量产,人形机器人的趋势,已经确定向上了

与AI方向大火的Deepseek相比,人形机器人在2025年的成长趋势同样值得重视。

在近3年我们对人形机器人的持续持续追踪中,从两年前对主题的谨慎,到去年观察到AI成为催化剂,然后是现在,我们已经逐渐将思维切向为乐观,未来将积极跟随产业的脉动。

在2022年《?》一文中,我们对产业的疑虑点主要在于量产之难和技术掣肘,不由得感叹:“人形机器人的未来是美好而性感的,但回归到现实,我们不得不面对骨感的一面。”

但经过近3年的沉淀,我们所以认为人形机器人已迈过奇点,是由于:

1)量产难题见到被攻克的曙光;2)技术掣肘也可能被AI所解决。

01

2025将是量产元年的三大证据

春节期间两大标志性事件,让我们不得不惊叹于产业变化,并快速迭代我们对人形机器人的认知。科技并未进入悲观者所述的大缓和时代,反而开启加速。

产业拐点其实早于春节,从去年11月份开始,人形机器人逆大盘上涨接近30%;甚至年初以来,力压AI成为表现最强的主题板块。

实际上,我们把时间拉长了来看,人形机器人主题从2022年初成立以来(2022年6月,马斯克预告将发布特斯拉人形机器人原型机Optimus),近3个月表现是最好的时间段。之前的行情基本上是事件催化,但又随着风险偏好变化或者进展不及预期大幅回落,指数曾一度回撤接近50%,可谓套人无数。

华为下场,宇树崛起,特斯拉量产,人形机器人的趋势,已经确定向上了图:人形机器人指数近3年走势,资料来源:万得

但面向2025年,我们认为行业将接近量产的转折点,行业和板块正式进入基本面阶段。为什么这么说,我们看到三个有力证据。

证据一:华为的下场

华为的入场为什么如此重要,甚至比马斯克的论述还有更重要?因为马斯克是天然的乐天派,话经常说得很满然后常常不及预期,而华为的企业文化是谨慎,不做没有把握的事情。

华为一般先投资其他公司了解产业,看好趋势后自己亲自入局。回想一下,华为汽车是不是就是如此?

说回人形机器人,公开信息显示早在2022年4月,华为就开始关注到人形机器人领域,一点都不晚,与达闼机器人签署合作协议联合技术攻关,后来又在2023年6月投资成立极目机器人,专注AI技术应用和智能制造解决方案,2024年3月,搭载盘古大模型的乐聚机器人亮相华为HDC大会。

如果了解人形机器人近几年技术变化路线的就知道,华为的每一步都精准踩在了正确的点上。

但华为真正的躬身入局是在2024年11月份,成立智能创新中心,并与16家企业签订合作备忘录。华为开始和特斯拉一样,搭建人形机器人产业链了,说明其向量产迈向了坚实的一步。用业内人士的话来说,你可以永远相信华为的战略。

证据2:宇树的崛起

虽然央视春晚中,机器人已经是近几年的常客了,但是宇树科技人形机器人的秧歌舞,用丢手绢这个高难度动作,让观众们惊呼这群机器人太像人了。

宇树做人形机器人时间不足两年,对硅谷追赶的速度,相比Deepseek也不遑多让。

成立于2016年的杭州宇树科技,公司最早做的不是人形机器人,而是高性能四足机器人。虽然成立历史不到10年,但竞争力一点儿都不弱。根据高工机器人数据,2023年宇树科技在全球四足机器人市场中份额就超过了40%,稳居第一,甚至力压大名鼎鼎的波士顿动力,如果看出货量角度,则公司的份额更是高达70%。

由于宇树在硬件方面全自研电机、减速器、控制器、激光雷达等关键核心零部件,在软件方面自研高性能感知及运动控制算法。所以宇树的份额优势主要来自技术领先而非成本屠夫。

在登录春晚之前,其实作为一家面向全球的明星公司,旗下的机器人就登录过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2023年超级碗和2024年的CES国际消费电子展。

华为下场,宇树崛起,特斯拉量产,人形机器人的趋势,已经确定向上了图:全球四足机器人市场份额(按销售额), 资料来源:高工机器人

只不过宇树做人形机器人,相对特斯拉、优必选等,是一个实打实的后生。直到2023年2月份,宇树的人形机器人才开始立项,6个月后开发出第一款人形机器人H1。但短短一年后的2024年5月,其发布的人形机器人G1,身高约127厘米,零售价仅仅9.9万元起。

热点推送

本周关注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