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商业频道首页 > 头条推荐 > 正文

珍爱网收割“珍爱”(2)

2024年央视“3·15”晚会揭露了更触目惊心的内幕。珍爱网对红娘进行标准化话术培训,内容包括虚构优质会员资料、制造年龄焦虑等。若系统内无匹配对象,红娘会将多人信息拼凑成“完美人设”,或直接编造虚拟形象等。

核心问题直指加盟模式。珍爱网的线下扩张高度依赖加盟合作商,但对合作商的管理显然缺乏力度。闭店事件中,多地员工称“突然被通知离职”,总部将责任推给“个别合作商问题”,却未提供善后方案。这种“甩锅”逻辑对其服务、品牌信誉会产生相当程度的负面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2025年1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布7起网络不正当竞争典型案例,珍爱网因虚构会员数量、编造成功案例等虚假宣传行为被罚款170万元。但这笔罚款让人感觉“罚酒三杯”——相较于单笔数万元的会员费,违法成本微不足道。

《新京报》对此表示,“珍爱网侵犯消费者权益,被处以170万元的罚款,惩戒不可谓不严厉……当违法收益大于违法成本,这样的处罚就失去了意义,反倒可能让涉事婚恋平台变本加厉,加大对消费者的“收割”力度。表面上达到了监管效果,但并没有带来惩前毖后的效果。”

更深层的矛盾在于行业监管滞后。部分业内专家针对婚介乱象表示,婚介服务缺乏量化标准,合同规范性不足,加之民政、市场监管等部门协同不力,导致乱象丛生。这样也导致消费者维权成本高昂,多数人选择忍气吞声。

面对信任危机,珍爱网从去年开始探索转型之路,重新审视传统婚介模式在数字化浪潮中的结构性困境。从大型直营店转向“便利店式”小型服务,降低客单价并提升服务透明度。从2024年9月正式启动转型,直至今年1月,所有城市都已转为新的合作模式,公司正从单一销售型企业转向构建“婚恋生态服务平台”。

热点推送

本周关注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