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商业频道首页 > 头条推荐 > 正文

俄罗斯娜娜还没凉,俄罗斯商品馆快不行了

常在街头走,很难不碰到几家“俄罗斯商品馆”:红白蓝俄罗斯国旗配色招牌,用套娃和熊等刻板印象做装饰,店里堆满香肠、大列巴和巧克力,不出县城感受战斗民族风情。

现在,第一批俄罗斯特产馆,已经开始倒闭了。因为很多人发现,这玩意不是卖给懂俄货的人,而是卖给情绪高涨的中国人。

而且,大家也看明白了,这些俄罗斯商品馆和俄罗斯的关系,就像俄罗斯娜娜和俄罗斯一样:毫无关系。

01

俄罗斯特产馆,开始倒闭了

如果你最近在街头发现,某家“战斗民族特产馆”忽然消失,变成了“新疆土特产店”或者“一带一路商品馆”“乌克兰风味生活馆”——别惊讶,他们只是上一个故事讲不下去了,准备换个剧本而已。

俄罗斯娜娜还没凉,俄罗斯商品馆快不行了

从2023年下半年起,“俄罗斯特产馆”在全国遍地开花。一度,北京在一个月之内开出了73家,几乎覆盖所有主流商圈和地铁口。

上海、广州、成都、合肥......全国各地不分南北,从新一线城市到18线县城,只要人流密集,就能看到那些几乎一样的门头、宣传语和摆设。

红色毛毡、大字标语,一个模板套到底,门口举牌子的小哥台词都像被统一培训过。

店里贴的“源头直供”“边境互贸”等标语,很容易让人产生暧昧不明的联想:买大列巴=支持俄罗斯。

这种营销方式是很有用的。2023年,有一个id叫做保尔·柯察铁的“俄罗斯士兵”在短视频平台上开店卖货,广告词非常具有煽动性:中国的朋友们,买起来!因为你们每下一单,就等于向美军射出了一颗子弹!

俄罗斯娜娜还没凉,俄罗斯商品馆快不行了

最后这哥们儿被网友扒出是河南信阳人,弄了个络腮胡子,加上AI换脸技术,把俄粉哄得团团转,为他连夜怒买伏特加。

俄罗斯商品馆是线下版的保尔·柯察铁,靠“情绪+异国滤镜”一夜风靡,一位加盟店的老板表示开业第一天总营业额近6万。

国人对俄罗斯有很多良好的刻板印象,认为俄罗斯人粗犷豪爽,做出的东西真材实料,不掺假,性价比高,可以放心买。

其实这些店卖的东西很贵,供货价五六块的巧克力,在店里能卖15元,79元一袋的黑咖啡,电商平台上同款才卖26.9元,招商人员称,这些商品的整体利润在40-60%。

国内零食零售品牌的毛利率普遍是10-30%,俄罗斯商品馆几乎比它们高出1-2倍。

俄罗斯娜娜还没凉,俄罗斯商品馆快不行了

开业即爆单,高毛利,低门槛,还有“政治正确”的加持,简直像开给创业小白的完美offer,唯一的缺点是,情绪消费就像爱情,来得快去得也快。

热点推送

本周关注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