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商业频道首页 > 头条推荐 > 正文

金店业绩冰火两重天 为何“一口价”卖得更好了?(5)

行业分化持续

老铺黄金的估值“奇迹”,也折射出黄金珠宝行业的深度分化。

传统金饰企业的经营困境,本质上是“成本加成模式”与市场需求脱节的产物。

黄金占珠宝企业原材料成本可达九成以上。金价上升,直接冲击的是金饰企业的采购成本。如果企业在高价区间备货,随后金价下跌将导致库存价值缩水,形成资产减值风险。

刚刚敲钟上市的周六福的招股书显示,2022年至2024年,其毛利率从38.7%骤降至25.9%,净利润增长依赖规模扩张而非盈利能力提升。

另一方面,在过去,线下门店扩张一直是传统金店实现增长的核心策略。头部金店品牌加速下沉市场布局,周大福、老凤祥等通过加盟模式,使得县城商业街金店扎堆,常出现“百米内7-8家金店的密集景象。然而,过度的门店布局,导致客流量被严重稀释,单店效益大幅下降。

或许是看到了这一弊端,今年一季度,多家金饰上市公司纷纷收缩门店。

老凤祥2025年第一季度净减少9家直营店、297家加盟店,目前仍存门店数为5541家,而2023年为5994家、2024年末为5838家。

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周大生品牌终端门店数量4831家,其中加盟店4435家,自营店396家,总数较年初净减少177家。相比之下,周大生一季度门店净减少数量,远超过去年全年的净减少数量98家。

在传统金店闭店潮进行的同时,部分新势力品牌通过古法金与年轻化设计抢占市场,正在逐渐崛起。

CIC灼识咨询报告指出,黄金首饰由婚嫁刚需向悦己消费转型,市场持续扩容。加之年轻化趋势明显,各种产品创新伴随着消费群体的迭代层出不穷,黄金消费本身不再只是高高在上的大宗消费,更多的消费者开始把黄金消费当作一种情绪价值消费。

当黄金不再是“按克计价”的原材料,而成为“为工艺与故事付费”的载体。可以预知的是,中国的黄金消费市场,新的篇章正在谱写。

首页上一页...2345 5
(责任编辑:卢其龙 CN070)

热点推送

本周关注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