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商业频道首页 > 财讯 > 正文

14 万一平的清河橡树湾,建在一家大厂的废墟上(4)

马师傅比周师傅年长近 10 岁,对微信的使用技能停留在发布照片上。营业的最后一天,我给他和待了几十年的店铺拍下合照,我们添加彼此的微信,他说一定要让他来扫我,不然他不知道怎么通过别人的好友验证请求。

他也不知道怎么通过手机交话费,前几个月,马师傅骑车去附近的移动营业厅充话费,发觉 " 那一片大变样了 "。

从毛纺城市场正门出发,沿着毛纺路向南走 700 米,就能抵达清河地区最热闹的商场,清河万象汇。每到周末,大批居住在附近的互联网大厂员工,都会聚集在这里,吃饭、逛街、遛娃。比照毛纺厂地块出售时的图片,清河万象汇也盖在当年厂区的原址之上。

马师傅没去过万象汇,甚至没听过这个名字,他只知道五彩城,那是万象汇 2020 年改造前的名字。他一辈子的工作都没有离开过清河,起初端着大厂的铁饭碗,没想到 " 四十多岁年纪轻轻职业就中断了 ",后来又赶上做买卖的好时候,等到晚年,幸运地同时拥有退休工资和生意收入。

毛纺城市场关停后,毛纺路几乎成为这家大厂在清河地区留下的最后痕迹。那些在万象汇吃饭的新 " 大厂人 ",很多也会和马师傅一样在四十多岁面临职业中断的危机,当他们开车或者骑着电动车驶过毛纺路时,应该得到遥远的祝福,祝福他们能同样幸运地开启职业生涯下半场。

事实上,不管是毛纺厂的老职工,在毛纺城经营多年的商户,或是数十年如一日来市场买线的顾客,都对讨论过去缺乏兴趣。大部分时间,他们都是出于对我的善意,才愿意回忆一些辉煌和曲折的曾经。比起过去,他们更愿意谈论跟儿子儿媳相处时的麻烦,下一家场地高昂的租金,或是金丝绒做床单暖不暖和。

14 万一平的清河橡树湾,建在一家大厂的废墟上

有一百多年历史的清河制呢厂,曾经是洋务运动的产物,后来见证了新中国的诞生,也见证了国有纺织企业的辉煌与衰落。即便它的厂房被推倒,它留下的地块继续见证了房地产市场的腾飞,见证了后厂村、清河一带的互联网科技公司越聚越多,几乎成了 " 中国硅谷 "。毛纺城市场是曾经的大厂留下的 " 历史孤岛 ",现在它结束营业,是因为它的使命彻底结束了。一件再小不过的小事。

14 万一平的清河橡树湾,建在一家大厂的废墟上

在写这篇稿子的时候,关于 " 消亡叙事爱好者 " 的自我怀疑不断侵扰。决定性的瞬间出现在除夕夜,DeepSeek 影响下,英伟达股价开盘闪崩,一位在英伟达打工的朋友,在群里发了个公司封面的新年红包,红包上写着 " 趁公司还没倒 "。我尝试和 DeepSeek 聊北京毛纺厂和清河制呢厂,发现它对辉煌的过去了如指掌,却对长达 30 年的衰落过程一笔带过,甚至不知道毛纺城市场和橡树湾,只称 " 厂区闲置 "。

事实上,DeepSeek 的答案也是互联网信息的浓缩版,公开资料中,大部分信息都与建设与发展相关,而关于厂区的拆除,我甚至只能从地块拍卖资料中找到蛛丝马迹。

如果人类生产的文字终将成为投喂 AI 的养料,那么我希望能给下一个版本的 DeepSeek 投喂马师傅与毛纺厂有关一生,以及毛纺城市场的最后一天。

(责任编辑:卢其龙 CN070)

热点推送

本周关注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