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商业频道首页 > 财讯 > 正文

航锦科技13天10板背后:算力合同总额一度超50亿元但部分已终止,还因核算不准确收警示函(3)

业绩预告称,亏损原因主要为化工板块主要产品烧碱、环氧丙烷、聚醚等销售价格下降导致业绩下滑;集成电路板块因市场变化和实际经营情况等因素,综合评估子公司长沙韶光半导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沙韶光)及威科电子模块(深圳)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威科电子)资产组出现减值迹象,基于谨慎性原则,预计需计提7亿元~8亿商誉资产减值损失。

实际上,2022年以来,航锦科技的业绩连续下滑。2021年初,武汉市国资委成为航锦科技实际控制人,并同意原管理团队继续负责公司经营管理,当时,公司董事长向大股东作出了未来三年(2021—2023年)扣非归母净利润3亿元、3.3亿元、3.7亿元的经营业绩承诺,未完成部分由公司董事长以现金形式补偿。

然而,除了2021年业绩巅峰时,航锦科技实现了业绩承诺外(当年收入48.6亿元,净利润7.32亿元),2022年、2023年,航锦科技分别实现收入42.9亿元、36.68亿元,分别实现净利润2.3亿元、1.28亿元,出现连续下滑,且净利润未能达成承诺。

细分板块来看,2021年—2023年,其化工业务分别实现营业收入40.57亿元、34.99亿元以及28.38亿元,是航锦科技收入规模下滑的直接原因。电子业务上,这三年收入分别是8.01亿元、7.93亿元及8.3亿元,波动不大。

电子业务,特别是军工电子业务,是航锦科技自2017年以后的转型重点,虽然近几年收入维持在8亿元规模,但盈利能力有限。2021年—2023年该板块的毛利率分别是35.34%、41.10%以及38.03%。

重要子公司中,长沙韶光这三年的净利润分别是1.51亿元、1.15亿元和8635.84万元,也出现了下滑趋势。威科电子对应净利润则是992.6万元、2508.58万元以及4099.17万元,有所增长。

如今,在AI热潮下,算力服务业务能否挽回航锦科技的业绩颓势则尚待观察。

(责任编辑:卢其龙 CN070)

热点推送

本周关注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