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东鹏饮料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计划“A+H”两地上市。在2024年年度报告中,东鹏饮料用大篇幅描述了海外市场的开拓探路,截至报告期末,其产品已出口至越南、马来西亚、美国等25个国家和地区。业内分析人士认为,东鹏饮料的性价比策略在东南亚低收入群体中可能形成差异化优势,但从短期来看对其业绩贡献十分有限。
赴港二次上市
2025年4月3日,东鹏饮料披露的公告显示,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华泰国际、摩根士丹利和瑞银国际担任联席保荐人。
东鹏饮料成立于1994年,于2021年5月在上交所上市。作为一家全球领先的功能饮料企业,东鹏饮料的收入、毛利率、净利润增速在同行中处于高水平。2022、2023、2024年度,东鹏饮料的收入分别约为85亿元、112.57亿元、158.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36.47%;毛利分别约为35.32亿元、47.61亿元、69.8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40.61%;净利润分别约为14.41亿元、20.4亿元、33.2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51.96%。
如今,东鹏饮料赴港二次上市,其在招股书中表示,本次募集所得资金净额将主要用于完善产能布局和推进供应链升级;加强品牌建设和消费者互动,持续增强品牌影响力;持续推进全国化战略,拓展、深耕和精细化运营渠道网络;拓展海外市场业务,探索潜在投资和并购机会;加强各个业务环节的数字化建设;增强产品开发能力,持续实现产品品类拓展;以及用作营运资金及一般企业用途。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能量饮料是中国功能饮料行业中规模最大的细分品类,2024年以1114亿元的零售额占整体功能饮料销售市场零售额的66.9%,并预计将以10.2%的年复合增长率于2029年增长至1807亿元。
2021—2024年,东鹏特饮在我国能量饮料市场销售量占比由27%上升至47.9%。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按销量计算,东鹏饮料在中国功能饮料市场自2021年起连续4年排名第一,市场份额从2021年的15%增长到2024年的26.3%。
拓展海外市场
自去年开始,“A+H”上市模式成为众多企业的战略选择,内地企业赴港上市热度持续升温,东鹏饮料也是想借此热度提升海外影响力吗?
事实上,早在2022年6月,东鹏饮料就曾筹划境外发行全球存托凭证并在瑞士证券交易所上市。不过,该境外发行全球存托凭证事项于2024年2月被终止。对于境外上市,东鹏饮料曾表示,能量饮料行业的领头羊“红牛Red Bull”和“魔爪 Monster Energy”均通过国际化提升了品牌竞争力、做大做强品牌,公司也希望能通过境外上市,加快品牌的国际化。
在2024年年度报告中,东鹏饮料也提到,“计划积极探索海外市场发展机会,将品牌力、产品力、渠道力等可复用的核心竞争力用于全球市场”。
值得注意的是,在近年来高速增长下,东鹏饮料现金流十分充沛。此前东鹏饮料在公告中称,2025年度拟将不超过110亿元的闲置自有资金,投向包括但不限于结构性存款、定期存款、协定存款、大额存单、理财产品、资管产品、基金产品、信托产品、收益凭证、国债逆回购等安全性高流动性好的投资产品。
不差钱的东鹏,或许需要更大的舞台。在国内提到东鹏,第一反应是“累了困了,喝东鹏特饮”,这是东鹏2014年确定的经典广告语。而在海外市场,人们一提到功能饮料,先想到的是红牛、魔爪。东鹏饮料想复制在国内市场的成功经验,探索有潜力的海外市场。2024年年度报告显示,经过几年的积淀,东鹏饮料的产品已出口至越南、马来西亚、美国等25个国家和地区,已在印度尼西亚和越南设立子公司,正在建设中的海南和昆明生产基地将作为未来面向东南亚市场的重要生产及出口枢纽。
低价策略先行?
出海并未易事,除了需要充足的资金在海外投资建厂、深耕渠道外,还要与本土品牌和国际性大牌正面交锋。
对于海外市场策略,东鹏饮料在年报中称,将对拟开拓地区的市场状况、消费者特点及监管要求进行综合分析,并寻求与当地合作伙伴的深度协作,以把握市场机遇、积累本地洞察,推进产品本土化。例如,调整产品配方以满足监管要求和消费者的口味偏好,融入本土文化元素以定制产品包装和设计,从而增强产品吸引力。
东南亚是东鹏饮料国际化的核心试验田,在其进入前,红牛、魔爪等国际品牌已占据先发优势。知名战略定位专家、福建华策品牌定位咨询创始人詹军豪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东南亚地区人口众多,经济快速增长,为东鹏饮料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同时,东南亚与中国文化相近,饮食习惯相似,有助于东鹏饮料快速融入当地市场。然而,红牛等国际品牌已在东南亚市场占据先发优势,东鹏饮料需凭借其在性价比、渠道运营等方面的优势,以及针对东南亚市场的定制化产品策略,来突破红牛主导的市场格局”。
东鹏饮料的大单品东鹏特饮与红牛、魔爪等品牌的定位高度重合,市场竞争加剧下,增长空间受到挤压。詹军豪认为,东鹏饮料的性价比策略在东南亚低收入群体中可能形成差异化优势。“相较于红牛等国际品牌,东鹏饮料在价格上更具竞争力,同时保持了一定的产品品质。这种性价比优势有助于东鹏饮料吸引对价格敏感的消费者,尤其是在东南亚这样的低收入市场。通过提供符合当地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和价格策略,东鹏饮料有望在东南亚市场实现差异化竞争”。
而东鹏饮料在多品类上可能具有先发优势。2024年,东鹏饮料提出“全面实施1+6多品类战略,其中的”1“是核心产品东鹏特饮,”6“是电解质饮料、咖啡饮料、无糖茶、鸡尾酒、椰汁及大包装饮料六大品类。从年报看,东鹏饮料的多元化战略显成效。其中,2023年1月推出的”东鹏补水啦产品,在推出的第二年收入近15亿元,同比增长280.4%。
东南亚市场对功能饮料需求旺盛,“补水啦”凭借定价低于国际品牌20%—30%的高性价比,快速打开市场,部分区域销量增速超预期。在印尼、越南等市场,产品已进入主流商超和便利店,复购率逐步提升。
不过,从目前来看,海外市场对东鹏饮料整体营收的贡献十分有限。截至2024年,其境外收入占比不足0.3%,境外资产约为15.43亿元,占总资产的比例为6.8%。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表示,“东鹏饮料一直实践多品牌、多品类、多场景、多渠道、多消费人群的五多战略,‘1+6’多品类战略能够匹配其未来可持续发展。同时,现在的新生代‘喜新厌旧’,年轻消费者欢迎新品牌进来,但关键是新品牌能否匹配其核心需求。此外,产品线的均衡度也十分重要”。
对于“出海”战略规划、资源分配、风险应对等问题,北京商报记者通过邮件向东鹏饮料发出采访函,截至发稿未收到回复。
北京商报记者孔文燮
北京商报讯(记者张君花)4月6日,莲花控股发布公告称,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6.59亿元,同比增长26.5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7亿元,同比增长59.12%
2025-04-07莲花控股,净利润,59.124月5日晚间,胖东来商贸集团发布《胖东来关于侵权行为的处理公示(五)》。公示内容显示,此前发视频称“胖东来红色内裤掉色还过敏”的网红“两个小段”被胖东来起诉,追责不低于100万元。公示内容显示,胖东来已缴纳诉讼费,正在等待安排开庭
2025-04-07产品,顾客,内裤“中国矿王”陈景河的“收购战车”偶尔也有短暂停下、扔点存货的片刻。 陈景河掌舵的国内“矿茅”紫金矿业(601899.SH)近年来通过不断并购迅速扩大其规模
2025-04-07紫金矿业,公司,陈景河清明假期收官,北京再次登上旅游热门目的地榜首。4月6日,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以下简称“北京市文旅局”)公布清明假期旅游数据,清明假期,全市接待游客总量959.3万人次,同比增长6.2%;实现旅游总花费115亿元,同比增长9.5%
2025-04-07北京,同比,清明中信证券:关税余波尚存 聚焦核心资产 中信证券研究报告指出,关税进展仍有不确定性,但衰退预期交易正加速切换到衰退交易,中美周期同频时点可能提前
2025-04-07关税,风险,投资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穆砚 4月6日晚间,江苏中捷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捷精工”或“公司”)发布关于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减持股份的预披露公告
2025-04-07公司,本次,项目近日,东鹏饮料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计划“A+H”两地上市。在2024年年度报告中,东鹏饮料用大篇幅描述了海外市场的开拓探路,截至报告期末,其产品已出口至越南、马来西亚、美国等25个国家和地区
2025-04-07东鹏饮料,调研,张坤人民财讯4月6日电,涛涛车业(301345)近日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自从去年七月份美国针对中国电动高尔夫球车提出双反之后,公司就加快启动了全球产能布局的规划,以及美国本土制造的推进,在美国库存、国内国外生产、全球采购
2025-04-07涛涛车业,美国,加快来自交通运输部的最新数据显示,清明假期三天,预计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约7.9亿人次,创清明假期出行量新高。 初步统计显示,清明假期三天,预计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约7.9亿人次,日均2.64亿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7.1%
2025-04-07人员流动,人次,假期4月6日晚间,中核招聘官微发布消息称,中核集团2025届校园招聘共提供1730类岗位,预计录用人数约8000人。中核方面表示,每位学子可以平行投递20个岗位,以期实现岗位需求与人才特长、意向的精准匹配
2025-04-07岗位,校园招聘,20254月6日晚间,安徽华茂纺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茂股份”或“公司”)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为33.44亿元,同比下降6.2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87亿元,同比增长107.41%
2025-04-07同比,公司,2024北京商报讯(记者卢扬刘曼华)据灯塔专业版,截至4月6日21时,2025年清明档(4月4日—4月6日)电影总票房达3.77亿元,档期总观影人次达到923.6万人,总场次达141.3万次
2025-04-07票房,电影,2025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李兴彩)据新华社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4月2日在白宫签署关于所谓“对等关税”的行政令,宣布美国对贸易伙伴加征10%的“最低基准关税”,并对某些贸易伙伴征收更高关税
2025-04-07美国,公司,关税中证智能财讯智明达(688636)4月6日晚间披露业绩预告,预计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8000万元,同比增长63%;归母净利润780万元,上年同期亏损1111.84万元
2025-04-07市盈率,市净率,公司这家券商股权拍卖再度延期。4月6日,据阿里拍卖,新洲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洲集团”)所持有的华龙证券1162.32万股股权再度拍卖后以中止收场,目前该场拍卖申请人提出延期
2025-04-07拍卖,华龙证券,券商号称国内电加热第一股的东方电热,信息披露又出现低级错误,不得不紧急更正
2025-04-07东方电热,公司,净利润4月6日晚间,兆威机电公告称,公司拟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H股)股票并申请在港交所主板上市(以下简称本次发行上市)。 截至4月3日收盘,兆威机电股价报122.20元/股,跌幅达3.55%,总市值为293.5亿元
2025-04-07兆威机电,公司,发行户外草地上开出一顶顶帐篷、登山路途中涌现一波波游客、漫漫花海边传来一阵阵快门提示声……2025年清明假期,叠加祭祖、登高、赏花、踏青、跨境出行等多重需求,国内旅游市场活力四射,为春日经济增添了一抹亮色。 清明假期让“春日经济”持续走热
2025-04-07假期,旅游,清明又见A股细分领域龙头赴港上市! 4月6日晚,国内微型驱动领域龙头企业——兆威机电发布公告称,为满足业务发展的需要,进一步提升治理水平和核心竞争力,深入推进全球化战略,公司拟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H股)股票
2025-04-07兆威机电,公司,发行4月6日晚间,协鑫科技在港交所公告,2025年1月1日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未经审核光伏材料业务分部之EBITDA(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约为人民币5.05亿元;公司颗粒硅平均对外含税售价约为36.15元/kg
2025-04-07协鑫科技,产量,颗粒北京商报讯(记者郝彦)4月6日,方正证券发布公告表示,股东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因公司经营需要,拟于公告发布之日起十五个交易日后的三个月内,即2025年4月29日至2025年7月28日期间
2025-04-07方正证券,中国信达,公司又见合兴股份高管携手减持公告! 合兴股份(605005.SH)4月6日晚间发布公告,董事会秘书兼财务总监周汝中先生和副总经理于国涛先生因自身资金需要,计划自本公告披露之日起15个交易日后的3个月内
2025-04-07合兴股份,减持,周汝中|2025年4月7日星期一| NO.1 南向资金再度逆势抢筹港股,单日净买入额创历史第二高 截至4月3日收盘,南向资金全天大幅净买入287.9亿港元,创单日净买入金额历史第二高
2025-04-07再鼎医药,兆威机电,赤峰黄金北京商报讯(记者廖蒙)免密支付再次引发热议。4月6日,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日前苹果账户凌晨被盗刷162笔的相关话题登上微博热搜榜
2025-04-07老年人,支付,北京北京商报讯(记者张君花)4月6日,莲花控股发布公告称,公司预计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亿元至1.2亿元,同比增长103.16%至143.79%。报告期内,公司经营发展稳中向好,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
2025-04-07莲花控股,净利润,一季度近日,棒杰股份(002634)发布公告称,随着公司年度审计工作的深入开展,公司基于谨慎性原则,对2024年度业绩预告作出修正
2025-04-07棒杰股份,无缝服装业务,2024中证智能财讯莲花控股(600186)4月6日晚间披露业绩预告,预计2025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1亿元至1.2亿元,同比增长103.16%-143.79%;扣非净利润预计1亿元至1.2亿元,同比增长105.54%-146.65%
2025-04-07市盈率,公司,市净率4月6日晚,汇鸿集团(600981)公告称,子公司江苏开元船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开元船舶”)于近日获悉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人民法院下达《民事裁定书》,因南京东泽船舶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泽船舶”)资不抵债
2025-04-07汇鸿集团,船舶,公司北京商报讯(记者张君花)4月6日,乔治白发布公告称,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2.62亿元,同比下降15.3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833.21万元,上年同期2.03亿元,同比下降56.51%
2025-04-07乔治白,56.51,净利润近日,徽商银行正式发布2024年度业绩报告。年报显示,截至2024年末,该行总资产规模达2.01万亿元,成为中西部地区首家资产规模超2万亿元的城商行。存贷余额实现双增,其中贷款余额首次超过万亿元
2025-04-07徽商银行,2024,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