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商业频道首页 > 财讯 > 正文

支付账户遭盗刷再上热搜,如何关闭免密支付?攻略来了!

北京商报讯(记者廖蒙)免密支付再次引发热议。4月6日,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日前苹果账户凌晨被盗刷162笔的相关话题登上微博热搜榜。在相关话题展示的案例中,有消费者手机账户在深夜被刷走998元充值至一款游戏中,在再次刷卡时,因信用卡限额被阻拦。还有消费者在凌晨2:50到5:51被盗刷162笔,总金额超过8万元。

而这些消费者遭遇的盗刷案例,均指向了苹果手机账户开通的免密支付功能。基于对账户安全的担忧,这一话题迅速引起了广泛讨论。不少网友在评论区对免密支付的安全性提出疑问,还有人提到了自身因为免密支付遭遇损失的经历。

近年来,免密支付在各类消费场景被频繁应用,基于消费者的支付习惯或个人设置,平台方为用户提供不同额度的免密支付服务,简化了用户的操作环节。这不仅成为平台留客的重要举措之一,也为消费者带来了便利。

但在带来支付便利的同时,还有用户大量反馈免密支付难以取消、开通后乱扣费的问题。北京商报记者进一步调查发现,消费者在免密支付方面的困扰主要集中在盗刷和扣费上。其中,盗刷多是因为账户信息泄露引发,发生时间多集中在深夜,消费者很难在第一时间内发现;扣费则是在不同的交易场景中,用户未详细查看扣费提示,产生的不明或不必要支出也被一并免密处理。

谈及免密支付带来的账户安全性问题,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王鹏指出,近年来,免密支付虽提升了支付便捷性,但资金盗刷等安全问题频发,令人担忧。手机丢失或账号泄露后,不法分子可能利用免密支付绕过密码验证,直接扣款,给用户带来经济损失。且小额免密易累积大额损失,盗刷行为隐蔽,用户难以及时察觉。

中国消费者协会早前也曾提醒消费者,网络购物时谨慎使用手机“免密支付”功能,避免因账户权限过度开放而引发资金损失。主动管理支付权限,切勿因图方便而忽视潜在风险。

热点推送

本周关注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