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商业频道首页 > 财讯 > 正文

空心填注、合金冒充、掺假黄金……造假花样多,买卖黄金要留心

近日,一则关于某国有大行销售的金条存在“杂质”的传闻引发市场关注,后该行声明辟谣称,经第三方权威机构检测,涉事金条产品金含量为99.99%,疑似杂质实为外部附着物,检测结论已获客户认可。

虽是虚惊一场,但在金价高涨的背景下,连银行黄金都面临真假之争也让更多消费者不免担忧市面黄金的“含金量”。消费者如何避免买到假金,确保投资安全?

记者采访行业人士了解到,要尽量选择正规渠道购买,尤其警惕低价促销,而且在购买时要检查标识与包装并保留购买凭证,妥善保管发票、收据等,如果线上购买则还需要全程录像拆封与检测过程以备维权。

空心填注、合金冒充、掺假黄金……造假花样多,买卖黄金要留心

空心填注、掺假黄金黄金造假方式多样

记者梳理发现,当前黄金造假的主要方式集中在结构造假、材料造假两种。

“结构造假最常见的是空心填注,比如往手镯中空部分注胶、注水、注入其他金属粉末等填充物以增加克重。”据阅宝黄金现货部总监曹燕萍介绍,材料造假很多使用合金冒充,比方说使用铜、锌、银等金属制成合金,利用其颜色相似性伪装黄金。此外还有镀金或包金等造假手段,通过在廉价金属表面覆盖极薄的金层。但这两种方式都比较容易发现,长期使用就会磨损露出里面的廉价金属。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频发且不易被发现的还有一种造假方式,被行业人士称为“掺假黄金”。“这种情况一般是往黄金里面掺铼或者钨等密度与黄金接近的金属,无论肉眼还是常规检测都难以识别,需要用光谱仪等专业仪器检测。”曹燕萍表示。

热点推送

本周关注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