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商业频道首页 > 财讯 > 正文

中央气象台连发干旱预警,广西、安徽等地平均干旱天数为1961年以来同期最多!本轮旱情为何来得如此迅猛?专家详细解读……

近期,广西、河南等多地出现严重干旱,媒体上关于上述地区水库干涸、水田干裂的消息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5月14日,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气象干旱黄色预警。据实时气象监测,陕西、河南、甘肃等省份存在重度及以上气象干旱,其中陕西西南部、河南西部等地特旱。该预警信息同时预计,未来3天除江苏南部、广西大部有中到大雨以外,其余旱区少雨,气象干旱维持或发展。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梳理发现,今年以来,华南、华北、西北、长江中下游地区以及四川等地干旱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5月份以来,陕西、河南、江苏、湖北、广西等省区存在重旱。其中,陕西南部、河南西部、湖北西北部、江苏南部等地一度达到特旱级别。

本轮旱情为何来得如此迅猛?干旱形成的原因是什么?会持续多久?持续干旱对农业生产和作物保收会造成多大的不利影响?又应该如何应对?

围绕上述一系列问题,《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对多位国内气象和农业领域的权威专家进行了深度采访。

中央气象台连发干旱预警,广西、安徽等地平均干旱天数为1961年以来同期最多!本轮旱情为何来得如此迅猛?专家详细解读……

今年的旱情是否正常?

根据国家气候中心公布的数据,2025年1月1日至5月6日,广西、安徽和江苏平均干旱天数均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多。4月18日,全国中旱及以上干旱面积达201.8万平方公里,其中特旱面积47.7万平方公里。

与此同时,中央气象台近期连续发布多个气象干旱黄色预警。旱情涉及陕西、甘肃、河南、广西、江苏等多个省份。

今年的旱情到底是否正常?与往年相比有什么区别?中国气象服务协会会长、中国气象局原副局长许小峰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书面采访时表示,从目前情况看,确实全国多地相继出现了区域性气象干旱,有些已经缓解,如广西、云南;有些还在发展,如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河北等地。“从气候角度看,目前这些地区确实是干旱少雨的区域,多数地方还属于正常,但考虑到有些地区出现了重旱或特旱,就有些异常了。”

1234...全文 5 下一页

热点推送

本周关注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