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商业频道首页 > 财讯 > 正文

科技金融利好来袭!多部门最新发声 加快破解难点堵点(2)

郭武平在5月22日的国新办发布会上就这“四项试点”工作最新情况做以介绍。关于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试点,目前试点各地签约意向金额已突破3800亿元;关于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前期最早一批是500亿元,第二批试点1120亿元,“近期,我们还将批复第三批600亿元试点规模,三批合计将达到2220亿元。”他说道。

科技金融利好来袭!多部门最新发声 加快破解难点堵点

金融监管总局新闻发言人、政策研究司司长郭武平

而关于科技企业并购贷款(即并购贷)试点,郭武平表示,允许部分银行在18个城市开展试点,目前所有的试点银行都已经全面落地并购贷项目。最后,关于知识产权金融生态综合试点,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版权局正在推进试点中,主要是解决知识产权登记、评估、处置等方面的难题。

整体来看,金融监管总局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我国银行业高新技术企业贷款余额为17.7万亿元,同比增长20%,增速远高于各项贷款平均水平。金融监管总局引导金融机构优化科技金融管理体制,大中型银行目前已经在总行和省分行层面都设立了专门的科技金融部门,全国设立科技支行达2178家。

另据中国人民银行最新披露的数据,当前在A股上市的“专精特新”企业已经超过1900家;同时,全国“专精特新”企业贷款余额已经超过了6.3万亿元,同比增长15.1%,远远高于各项贷款的平均增速。

证监会:将为科技企业境外上市提供更加透明、更加高效、可预期的监管政策

涉及科技企业登陆境内境外资本市场的问题,一向是市场的关切所在。其中关于支持相关企业境外上市的举措,严伯进在5月22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也做出回应。

科技金融利好来袭!多部门最新发声 加快破解难点堵点

中国证监会首席风险官、发行监管司司长严伯进

他表示,证监会将会坚定不移地推进资本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大力支持科技企业用好境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据其介绍,从2023年3月31日起,境外上市新规正式实施,到现在两年多,备案管理机制运行平稳,截至2025年4月底,已经完成了242家境内企业境外上市的备案,这当中有83家为科技企业,主要集中在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能源、先进制造等领域。

下一步,证监会将会同跨部门协调机制成员单位,继续支持符合条件的科技企业利用境内境外资本市场规范发展,为科技企业境外上市提供更加透明、高效、可预期的监管环境。

对于境内市场,严伯进表示,当前新上市公司的科技含量不断提升。沪深北三大交易所上市公司中,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上市公司数量已接近2700家,市值占比超过了四成。2024年,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新上市公司当中,超过九成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或高新技术企业。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等领域,都形成了上市公司集群,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领域的代表性“硬科技”企业实现了上市融资。

另外,科技企业并购重组更加活跃。“并购六条”发布以来,上市公司积极谋划并购重组,实现转型升级和产业整合。“目前,我们注意到,沪深上市公司披露资产重组的一共有1400余单,同比增长超过40%,其中重大资产重组170余单,同比增长超过220%。”严伯进介绍起中国证监会最新并购重组数据,在这当中,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上市公司披露资产重组约650单,其中重大资产重组超过80单。”他特别指出。

(责任编辑:卢其龙 CN070)

热点推送

本周关注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