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商业频道首页 > 财讯 > 正文

“洋面孔”看好中国市场 “土特产”尽是科技好物!记者实探这一国际盛会(2)

“我们十分看好中国畜牧业数字化的潜力和市场空间。预计2025年至2026年,中国养殖业将处于规模化、智能化与绿色化深度融合的关键期,规模化养殖占比突破75%,AI设备普及率达40%,降低人工成本30%以上。”冯婧靓表示。

24alife来自斯洛文尼亚,是一家专注数字健康和远程患者监护的企业。据24alife市场和运营主管胡赟介绍,该应用不仅提供24小时专业健康监测,针对复杂病症还可以在线对接医师。当下的中国社会,工作繁忙而忽视健康的人群较多。通过中东欧博览会等平台,公司希望传递健康理念,并期盼和更多中国大型企业达成合作。

从“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中国商品正展现出高性价比、高品质与高科技含量的新风貌,并受到了各国采购商的广泛青睐。

博览会开幕当天,消费品直采大会举办,大会聚焦“精准匹配”核心。直采大会现场,来自意大利、西班牙、法国、韩国、新加坡等25个国家和地区的40余位采购商代表,与浙江、广东、江苏、吉林等省(市)的50余家供应商代表,通过事前智能匹配与现场深度洽谈,达成多个意向订单。

尼日利亚的采购商弗兰西斯带着详细而丰富的采购清单来到了直采大会的现场:太阳能光伏板、电气设备、电缆。这位多次参加直采大会的“中国通”,如今已在宁波、义乌都设立了贸易公司。

“早在2021年中国制造网国际站宁波直采大会上,我就找到了长期合作的优质中国供应商,助我成功开拓了西非市场。”他表示,“这次,我要把新产品、新供应商带到撒哈拉以南地区。”

打造中东欧商品进入中国的“黄金通道”

不少中国企业也出现在了本届博览会上。强化老“朋友圈”,拓宽新“朋友圈”,中国企业力争和中东欧合作伙伴开辟更广阔的合作空间。

热点推送

本周关注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