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商业频道首页 > 财讯 > 正文

中国工程机械智能化进阶 “无人工地”照进现实(3)

小型机器人如蜂群一般忙碌,塔机和泵车这些“巨无霸”们,也通过BIM实时“沟通”,自动调整姿态,在狭小而繁忙的工地空间,踏着优雅而和谐的“舞步”。

数字化转型,重在“场景牵引、问题导向”。今年8月印发的《机械工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明确提出要打造一批低成本、可复用的系统解决方案,加快智能装备及系统解决方案向中小企业渗透普及。

方案鼓励有能力的装备制造企业由设备供应商向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转型,面向行业用户的数字化转型需求,提供高水平、专业化、一站式的集成服务。让不同机械间的默契合作,设备们彼此连接,搭建起系统解决方案的地基。

在于晓颖看来,一套完整的智能装备解决方案的实施,意味着对相关场景作业模式的彻底变革。在智慧施工系统的驱动下,施工任务流程已经发生改变。全数字化任务交底,相对人工,交底时间可减少90%,施工等待时间可减少28%,通过智能辅助决策,助力施工周期缩短30%,人工能效提高300%。

“能感知、会交流、懂协作”逐步走入现实,中联重科研发团队已经将“自我决策”作为下一挑战目标,其中,AI大模型的发展提供了突破难关的云梯。记者看到,以自然语言下达指令,由工程机械自行拆解任务和执行任务的实验,已经在这片工地上展开。

一切为了人

工程机械驾驶舱“消失”、现场辅助工人缩减,无人化带来了效率的提升,也给人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可能。

于晓颖表示:“在机械行业,我们智能化努力最核心的需求就是服务于人的安全,工人们离开了危险的现场,有机会开展更丰富、技能提升更高的工作。同时,智能化的实现,也带来施工效率、质量的提升,及施工能耗的降低。”

热点推送

本周关注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