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商业频道首页 > 财讯 > 正文

“人造小太阳”如何高效助力激光聚变研究?自主研制新型激光装置打破国际垄断

“人类能够制造最强的激光吗?”“核聚变将最终成为未来的能源吗?”这两个问题出现在国际权威科研期刊《科学》(《Science》)发布的125个前沿科学问题中。

而要回答这两个问题,都离不开激光聚变(ICF)这一领域。激光聚变是研究如何利用极强激光高效产生极强聚变能的重大领域,钱学森将其描述为“在地球上人造一个小太阳”。因此,ICF研究在清洁能源、前沿基础等应用领域具有重大使命。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上海激光等离子体研究所经过十年的联合研发,又通过了近十年的物理考核及高效运行,建成了我国首个数万焦耳新型激光聚变点火研究平台,实现了装置输出能力从千焦耳级提升至万焦耳级的跨越。

目前,这一用于新型激光聚变研究的高效万焦耳级钕玻璃激光装置,整体处于国际先进水平,部分核心指标国际领先,是国际上能量最高的直接驱动研究平台,标志着我国已成为除美国外唯一具有自主研制聚变级激光驱动器能力的国家。8月26日,记者从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获悉,这一项目荣获2024年度上海科技进步一等奖。

“人造小太阳”如何高效助力激光聚变研究?自主研制新型激光装置打破国际垄断

数万焦耳新型激光聚变研究平台。

【十年磨一剑】

众所周知,激光聚变的反应条件极为苛刻,要求激光作用于靶丸,在十亿分之一秒的时间内产生亿度高温与1000亿大气压的极端物理状态,驱动靶丸内爆产生聚变放能。因此,高精密激光聚变(ICF)实验研究,首要条件是具备强大且可精密调控的高功率激光驱动器。

热点推送

本周关注

MORE